東北網8月10日訊 近期,德爾塔變異毒株由於傳播速度快、體內復制快、轉陰時間長等特點,對防控工作提出更大挑戰。如何科學認識德爾塔變異毒株,有效控制疫情傳播風險?市民在特殊時期必要就醫該如何做好防護?8月9日,大慶油田總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楊冬梅、市人民醫院感染監控室副主任唐艷華,做客我市全力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專家訪談全媒體直播特別節目,對相關問題進行了解答。
主持人:基於德爾塔毒株的新特點,其傳播方式是否發生了改變?
楊冬梅:德爾塔毒株的傳播方式沒有改變,仍然是通過以下3個主要途徑傳播:一是呼吸道飛沫傳播,也是最主要的傳播方式。打噴嚏、咳嗽甚至說話時,噴濺出來的呼吸道飛沫如果攜帶病毒,會導致與他近距離接觸的人感染。二是接觸病毒污染物傳播。呼吸道飛沫和分泌物,污染了物體表面,病毒可以存活一段時間,其他人用手接觸了被污染的物體表面,沾染了病毒,接觸自己的口、眼、鼻的時候,可能會被感染。三是空氣傳播,也叫氣溶膠傳播。特別是在室內,通風不暢的狹小空間,如果有感染者咳嗽、打噴嚏,會形成非常細小的呼吸道分泌物顆粒,可以在空氣中懸停,其他人吸入,可能導致感染。甚至排出病毒的人離開這個空間,在空氣中仍然會有病毒存在一定的時間,其他人進入以後可能導致感染。
主持人:目前,我國某些地區的疫情與過往疫情相比,呈現出什麼特點?
唐艷華:第一,這些患者感染的都是德爾塔變異毒株。第二,這些患者在起病初期,癥狀不是特別典型,有的就是發熱、乏力、咳嗽等癥狀。第三,病情進展快,轉到重癥階段平均5天的時間。第四,這些重癥患者大部分都有基礎性疾病。
主持人:我們現在提倡特殊時期非必要不就醫。那麼,哪些情況屬於必要就醫呢?
楊冬梅:必要就醫有以下幾種情況,如果出現發熱、咳嗽、乏力等癥狀,尤其具有外地史的人群,應該主動報告,配合醫護人員指引,到發熱門診就診,並接受核酸檢測。有一些急性疾病的病人,還有兒童、孕婦、老人等特殊患病人群可以去醫院就醫。
主持人:市民在特殊時期必要就醫的流程是怎樣的?
楊冬梅:市民在就醫途中建議乘坐私家車,盡量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進入醫療機構前,應該積極配合醫療機構落實好『三必查一詢問』。實行非必要不陪護,必須陪護時實行『一患一陪護』,陪護人員必須在指定區域活動,無特殊原因不得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