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3日訊 為了防范新冠病毒通過冷鏈食品進入我市,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了進口冷鏈食品專項治理,一邊嚴查,一邊規范,建立起了進口冷鏈食品的防疫屏障。7月以來,市場監管部門已對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27家批發企業、2家海鮮批發市場、30家第三方冷庫的進口冷鏈食品數量、品種、來源、臺賬、『三證』、出倉證明、追溯碼、從業人員和環境核酸檢測等情況進行了逐一檢查。
進口冷鏈食品必須有『身份證』
記者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進入我市的進口冷鏈食品,取得身份證纔能貯存、銷售和食用。即進入大慶市的進口冷鏈食品,要在黑龍江冷鏈平臺注冊登記,生成追溯碼,有了追溯碼這個合法身份證明,進口冷鏈食品賦碼纔能銷售。廣大經營者和消費者在黑龍江冷鏈平臺用手機掃這個追溯碼,就可以查驗這個產品檢驗檢疫證明、核酸證明、消毒證明、出倉證明以及產品的產地、生產日期批次號等信息,查驗該產品是否安全。
銷售進口冷鏈食品需符合『三專』要求
為防止進口冷鏈食品與其他食品和人員交叉污染,我市對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者對進口冷鏈食品實施『三專管理』,即專庫存儲、專人管理,專用通道進貨(進口冷鏈食品的存儲、裝卸、搬運要與其他貨物完全隔離)。經營進口冷鏈食品經營場所和從業人員要定期核酸檢測。
不按規定經營進口冷鏈食品要嚴懲
檢查發現有進口冷鏈食品企業產品信息錄入不全,有些企業沒有賦碼銷售、有些企業從業人員沒有按規定做核酸檢測、有些企業臺賬不全、有些企業產品沒有出倉證明,近1個月以來,共下達責令整改31個,停產整頓3家,立案3起。
同時,針對一些進口冷鏈食品企業對經營進口冷鏈食品的兩用義務不明確的情況,市市場監管局又印制了《進口冷鏈食品經營者應知應會》宣傳單6000張貼到每一家進口冷鏈經營業戶的醒目位置,督促其履行義務,規范經營,下一步,對違反《大慶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公告》([2021年第1號])的行為,將依法從嚴處罰。
記者劉鈺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