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樂谷中農家樂。

杏花山下鮮花開。劉柏森 攝
黑龍江日報8月15日訊 在雞西市南郊有幾座小山,最高的一座因春天杏花滿山名曰杏花山。杏花山下,有一個聲名遠播的村莊——紅星村。
紅星村因沙發制造及配套產業聲名遠播,在本世紀初,年產值近4000萬元。村民靠著這個產業過上了富足的生活,被譽為『沙發村』。
走進紅星村,只見山上草木蔥蘢、田間莊稼翠綠、路旁花團錦簇。
退休老支書劉福有今年75歲,精神矍鑠、身板硬朗,自願當起了向導。講起紅星村和沙發產業的故事,他有說不完的話。
上世紀80年代初,村裡木匠侯亞軍第一個在村裡辦起沙發制造手工作坊。在他的示范引領下,趙國林等一批人相繼加入到沙發制造隊伍中來。
到上個世紀90年代末,村裡有大小沙發制造廠30餘家,還有許多與其配套的泡沫、彈簧等配件加工廠。有勞動能力的村民基本都投入到這個產業中來,村裡還僱用了很多外村人。每當太陽昇起之時,村裡斧錘敲打聲、電鋸轟鳴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在村裡店鋪林立的沙發一條街上,車水馬龍、人聲鼎沸。
如今的沙發一條街比當初冷清了許多。原來的沙發制造企業基本都停產了,只剩下沙發一條街上的店鋪仍存活著,售賣的是從外地購進的沙發和其它家具,從前店後廠變成純銷售。這裡成為雞西地區中高檔家具的集散地。
『村裡打算把這些沙發戶召集起來,研究沙發產業下一步咋辦。現在,村裡的花卉產業和生態田園游產業也開始有模有樣。』今年初剛上任的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劉萬福說。
紅星村的花卉產業以村民鞠治勤和范雙燕夫婦投資建造的花卉基地為統領。目前,這個基地溫室面積1200平方米,有10名固定員工。在經營花卉基地之餘,鞠治勤還帶領四五十名村民到市裡承包園林綠化工程,每個村民每年可增收1萬元左右。
紅星村的旅游產業以前就有基礎。在2009年,張麗東夫婦投資建設了歡樂谷肅慎風情園。該園依山而建,集展覽、餐飲、民宿於一體。
今年,紅星村又引進了總投資7000餘萬元的華凌田園綜合體項目,擬培育一條以鮮花育苗、種植、加工、運輸為一體的產業鏈條。目前,項目一期已經建完,在杏花山下打造了佔地330畝的一片花海。
『去年,我們村生產總值超過了5000萬元,村民的年人均收入達到了2.58萬元。隨著後續產業的成型,村民的收入肯定還會節節高,村民的日子也會更加紅火。』劉萬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