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16日訊 不久前,哈爾濱的市民在公交車身上看到了一句話——『林甸真溫泉,養身又養顏』。這則一年僅需1.2萬元的車體廣告,既是林甸縣政府對游客們真情的呼喚,也是對林甸旅游業的積極自救。
持續的疫情給旅游業造成了致命的打擊。與其他行業追求復蘇相比,旅游業需要的是起死回生。林甸人想觸底反彈,更期冀從此扶搖直上。
一副好牌
1975年,伴隨著大慶油田的開發,林甸發現了中國為數不多的特大型地熱田,這個『中國溫泉之鄉』『世界溫泉養生基地』的溫泉儲量達1810億立方米,富含人體所需的40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對緩解風濕病、關節炎、心腦血管及神經系統疾病有明顯效果。
然而,溫泉這個『金娃娃』在卻帶不動一大幫『窮親戚』。由於土地鹽鹼化、交通不便、工業底子薄弱、氣候寒冷等等多重不利因素,多年來林甸一直是國家級貧困縣。隨著脫貧攻堅的勝利,林甸縣剛剛拔掉了『窮根兒』,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卻又把這個『金娃娃』狠狠扒了一層皮。
發展不能等待。旅游業就是要把名聲打出去,把客人請進來。抓住行業普遍低迷的契機,面對停電不能燒水就必須關門歇業的一大票『溫泉洗浴中心』,林甸縣踏踏實實地踏上了旅游發展自救復興之路。
除了溫泉,濕地是林甸手握的又一張王牌。林甸境內濕地總面積59409.21公頃,處於世界八大濕地之一——紮龍濕地保護區核心區。濕地中棲息著丹頂鶴、灰鶴、蓑羽鶴、白鶴等7種鶴類和白鴞、天鵝、大雁、白鸛、鴛鴦、中華沙秋鴨等188種珍禽異鳥,是我國罕見的天然珍禽棲息地。此外,濕地內還盛產蘆葦和鯽魚、鯰魚、草魚等多種淡水魚類。紮龍三分之二的面積在林甸,優越的濕地可以大加利用。
一度輝煌
多年來溫泉加濕地,一直是林甸旅游手中的『王炸』。從21世紀初開始,由鶴鳴湖景區開始,林甸的溫泉濕地游蓬勃發展。七八年後,隨著北國溫泉、歡樂谷、飛瀧溫泉橫空出世,當地的旅游業也達到了頂峰。人流最多時,一家溫泉一天的收入就將近200萬元。
如此持續了八九年的時間。哈爾濱、齊齊哈爾、大慶等周邊大城市,各種以溫泉命名的戲水項目紛紛上馬,先進的理念、嶄新的硬件、優良的服務、新奇的項目、便利的交通,一下子讓林甸的客源少了大半。
實誠的林甸人被這些憑空出現的溫泉打了個措手不及,設施更新不及時、服務水准不到位,投訴越來越多、游客越來越少。疫情的到來,更把林甸旅游砸到了冰點。
一次轉機
否極之後,能否泰來。等待的不只是時間流轉,還有智慧的迸發。
隨著全國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林甸終於甩掉了貧窮的帽子。道路、綠化、房捨、水源、縣容縣貌等等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一切最大的受益者除了百姓之外,就是旅游業本身。乘勢而上,林甸旅游業又迎來了一個歷史性的機遇。
繼續坐穩全省最大牛奶產區的寶座同時,全省最後一個成立的省級經濟開發區也逆襲成功。畜牧、工業板塊粗具規模,旅游業在『十四五』開局就被提上了日程。
林甸溫泉是全球溫泉當中水質最優之一。越來越聰明的林甸人已經認識到,溫泉之於林甸,猶如石油之於大慶,是上天恩賜的天然寶藏。位於松遼盆地的盆底,方圓數千平方公裡的地下溫泉匯聚於此,最遠來自大興安嶺。
隨著國家『十四五』戰略規劃的出臺,養老、大健康成為未來風口已經是所有人的共識,林甸的溫泉、濕地無疑就是天生迎風招展的翅膀。一定要在風起之前學會飛翔。林甸人的思路逐漸清晰——『溫泉+一切』,打造林甸獨步全國的溫泉旅游康養模式。
5月,林甸縣召開旅游經濟發展研討會,一切縣域發展項目均優先考慮與旅游產業掛鉤。一場顛覆自我的溫泉旅游保衛戰就此打響。
作為今年最大招商引資項目,林甸與國內著名企業正在密切溝通,計劃投資數十億、三年內在林甸原有設施的基礎上建成一個溫泉娛樂綜合體、一座溫泉康養小鎮,結合養老產業,首先打造成『哈大齊工業走廊』間的休閑驛站,吸引近端客流。進而目標對准全國,輻射東北亞國際市場。一旦項目達成,林甸溫泉的優勢就會無限放大,『溫泉+』經濟的發展從此具有了無限想象的空間。
一代勇者
仰望星空的同時,林甸人也在腳踏實地。幾天前,年輕的旅游局局長楊欣華,帶著三名同事,四個女生蹦蹦跳跳一天半,錄制了兩段視頻,發布在了新開通的當地旅游局的抖音賬號上,獲得了萬餘點擊量。她們熱切地想把現有的『溫泉+工業游』和『溫泉+鄉村游』兩條精品路線推薦給全國游客。她們的努力讓林甸在互聯網上又多了道靚麗的風景。
其實,這樣的風景正在林甸陸續出現。在四合鄉聯合村,一處東北三省最大、佔地150畝的玉米迷宮已經高過人身,風靡美國的田園游戲已經在中國孩子的家門口開放。7月23日,林甸舉行了熱鬧的掛牌儀式,『林甸童話之鄉』從此成為全國孩子們心目中又一個向往的聖地。以兩個精靈為主角的5本童話系列書已經在全國出版發行,全國的童話作家和小童話愛好者將在這裡開展交流創作。而近在咫尺的喊泉、采摘、研學、CS野戰、露營、坑烤等等項目會吸引不同群體的目光。
打造這一切的鄉黨委書記趙光充滿了信心。通過前期與旅行社、銀行、保險公司、聯通移動的合作,沒花一分錢宣傳,5月份第一批游客就已經光顧。雖然接待這個旅游團贏利只有1000元,但卻給了他們巨大的信心。及至後來一個150人的旅游團『駕到』時,全鄉的乾部一起上陣充當起了服務員。
所有這些身臨其境的林甸人,也就此成為林甸試圖顛覆傳統旅游產業的勇敢試水者。
今年冬天,他們還要將國際冰上汽車拉力賽引入出土了全國最大化石骨架的『猛?湖』。冰面之上,叢叢蘆葦形成的天然賽道將成為來自世界各地車手的游樂場。
溫泉+文化、+研學、+飲食、+民俗、+現代工農業……在林甸人眼裡,溫泉變得無所不能。為什麼有信心?趙光的回答十分簡單:『因為我們這裡有最好的溫泉。』
數公裡外,鶴鳴湖濕地溫泉風景區內,灰鶴飛舞,野鴨掠水。竹排穿梭在蘆葦水道間,身下的水清可見魚,頭上河鷗高不及數尺。這裡的負責人孫海濤說,隨著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不僅鶴群越來越龐大,雪鴞、非洲大雁等本地稀有的鳥類也陸續光臨。
20年前,鶴鳴湖一句『百湖第一湖』的宣傳語,讓油城大慶叫響了『百湖之城』的新名號,為大慶的轉型發展鋪下了一塊基石。如今,林甸的『溫泉+』旅游模式又將給未來帶來什麼?人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