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北大荒集團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載體,解決了一批職工群眾提出的『急難愁盼』問題,當好農民智囊,促進農業增產增收。

眼下,北大荒農墾集團共青農場有限公司的水稻已經進入了乳熟末期,也到了決定水稻品質的關鍵時期。這兩天,企業把技術送到了種植戶的田間地頭。


種植戶代淑清承包了160畝水田,由於靠近防風林,部分稻谷光照時間短,成熟度相對較差。管理區黨支部得知情況後,為她家科學制定了補營養增產量的『藥方』,還協調無人機作業團隊,給作物『吃小灶』。

北大荒集團共青農場有限公司河北莊管理區種植戶 代淑清
給了一些合理化建議,讓噴施一些促早熟、根系,增強千粒重的藥,對水稻後期生長更加有利。

為了更有效解決群眾在生產生活遇到的難題,共青農場有限公司設立十二個『我為群眾辦實事』聯系點,在社區設立了以居民為代表的民情征集員,目前,已圍繞農業技術普及、農田路修繕、新技術推廣等職工群眾提出的問題辦理了120多項。尤其是種植戶關心的如何讓『黑土地在保護中耕種,在耕種中保護』問題,共青農場有限公司積極與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開展戰略合作,通過實驗,在耕地內施入木本泥碳和土壤改良劑,進一步提高耕地保水、保肥能力,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存量,讓發展與保護同步。

北大荒集團共青農場有限公司河北莊管理區主任 張立強
通過技術的支持和示范種植,回應職工群眾提出的問題,真正地將實事辦好,讓群眾滿意,助力糧食的增產增收。
責任編輯:宋蔚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