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鶴崗
搜 索
描繪紅色『鄉愁』助推森林旅游 十八號林場打造『鄉愁記憶』主題花園林場
2021-08-18 11:17:26 來源:東北網-鶴崗日報  作者:滕新桃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8月18日訊 走進十八號林場,映入眼簾的是『花園林場歡迎您』七個彩色大字,仿佛林區導游已經開啟了麥克風。藍天白雲下,場區內沿路70多幅牆畫,猶如一幅徐徐展開的林區歷史畫卷,呈現出幾代林場職工從開山采伐到封山育林的紅色鄉愁記憶,3000名林草乾部職工的辛勤汗水灑在了生態鶴崗的大地上。十八號林場『鄉愁記憶』主題花園林場建設初見成效,助推鶴崗市森林旅游。

  十八號林場是通往金頂山國家地質公園的必經之路,林場黨支部按照市林草局黨委部署,立足金頂山景區旅游發展大局,將改造場區老舊面貌、改善職工居住環境和改觀林區旅游印象有機結合,克服資金、時間、資源都很緊張的困難,借助市林草局特聘美術家的東風,乘勢而上,把金頂山的『入山門』十八號林場建設成一個具有濃郁鄉愁記憶主題的花園林場。

  十八號林場黨支部在深化黨史學習教育主題實踐活動中,把『永遠跟黨走,建功新時代』作為主線,通過邀請專家調研、組織職工座談、走訪林區居民等方式,確定了以『鄉愁記憶』為主題,建設花園林場的工作目標。搶在金頂山7月開園之前,從今年3月開始,林場乾部職工總動員,對林場域內全長22公裡的破損水泥路面鋪墊砂石,進行整修,打通出行障礙;對家屬區21萬平方米內的綠化帶,逐一修枝、割冠;對金頂山景區游道的垃圾回收處理;對近6萬多平方米的老房廢棄建築垃圾和荒地逐片清理。在林場黨員的帶領下,『大開荒』戰役持續兩個多月,全場義務獻工3500餘個,清理各類垃圾400餘車,為春季種植樹木和花卉搶出了寶貴時間。

  林區的底色是綠色,十八號林場對建設新林場進行了科學規劃。進入場部辦公區就是一幅十八號林場『鄉愁記憶』花園林場規劃圖。由於大部分林場職工通過棚戶區改造搬進市區居住,林場的老平房都閑置下來,在市林草局黨委的支持下,林場將一些倒腐木加工後,為現存109戶院落共計1600多延米的院牆,換上統一顏色的原木板杖。將家屬區通往金頂山地質公園公路兩側的17棟主街房屋牆面全部粉刷,預留出黃白相間的牆畫畫框。運來1萬多立方米的黑土將公路路肩和家屬區小路覆蓋,並種植上觀賞花卉,為下一步旅游養老、避暑民宿、畫家寫生、攝影家采風打下基礎。一個具有鮮明『鄉愁記憶』特色的新林場粗具規模。

  打造森林文化窗口展示新面貌。場部周邊2.8萬多平方米空地全部種植了百日菊、翠菊、太陽花、虞美人等10多種四季花卉。漫步在場區街道上,綠蔭中的一戶戶庭院都是整齊劃一的嶄新原木板杖,目光所及之處是一片片奼紫嫣紅的花海。7日開始,市美術家協會主席於照民帶領市林草局特聘的12名知名畫家來到林場,開始為期3天的『鄉愁記憶』牆畫創作。創作共分傳統文化、東北文化、林區生產生活文化、年俗文化和兒時記憶五個板塊,圍繞林區職工的工作、生活和環境,用栩栩如生的畫面再現林區的鄉愁記憶。3天的創作中,藝術家們頂著烈日,面對牆畫工具不足、顏料著色困難、場景素材不夠等諸多難題,群策群力,精心構思每一幅畫面,林場的職工和居民紛紛圍觀,感動萬分。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