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3日訊 實現高質量發展,人纔是關鍵;推動轉型昇級,人纔是引擎。黑河市始終堅持人纔『第一資源』理念,以建設邊境人纔管理改革試驗區為總牽動,在發展大局中謀劃和推進人纔工作,人纔隊伍規模不斷擴大,質量逐步提昇,結構日趨合理,環境日益優化,人纔活力充分迸發,為建設現代化新黑河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橕。
聚焦頂層設計下好人纔工作『先手棋』
做好新時代人纔工作,頂層謀劃是引擎。黑河市堅持黨管人纔原則,加強謀劃引領,為人纔工作創新發展提供保證。市委書記、市長分別擔任市人纔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多次召開市委常委會議、人纔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研究部署人纔工作。及時調整市縣兩級人纔工作領導機構,理順六支人纔隊伍和13個行業領域人纔隊伍主管部門工作職責,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的人纔工作新格局。
堅持政策創新,黑河市先後制定出臺了《深化人纔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激勵人纔創新創業實施辦法》《黑河邊境人纔管理改革試驗區實施辦法》《黑河市直引進急需緊缺和高層次人纔實施辦法》等多項符合黑河實際、體現改革創新的政策措施,構築起較為完備的政策體系,形成了強有力的『政策磁場』,吸引各類人纔加速集聚。
設立人纔發展專項資金,將人纔工作所需經費納入預算足額保障,並持續加大人纔工作資金投入。『十三五』期間,黑河市累計投入上億元用於人纔引進、培養、激勵、保障等政策的兌現以及支持人纔創新創業和人纔工作載體建設。
堅持服務發展夯實人纔工作『壓艙石』
連續三年開展『市委書記進校園』宣講活動,深入實施『邊城英纔』計劃,『十三五』期間,通過優選『百名研究生』、面向『雙一流』高校『一站式』人纔招聘、校園招聘、公務員招錄、選調生考錄、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等6種途徑,各級機關事業單位共剛性引進人纔近6000人,引進了含浙江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知名高校在內的300餘名全日制研究生,引進數量和質量取得雙突破。
充分發揮編制周轉池效應,建立臨時周轉編制專用賬戶,核增專戶事業編制49個。對自貿片區啟用23個事業周轉編制,滿足金融創新、通關監管、國際貿易、投資融資等專業高層次人纔需求。注重基層一線引纔。先後面向黑河學院招聘64名畢業生充實到鄉鎮一線,面向社會招聘93名畢業生充實到鄉鎮街道工作,增強了基層工作力量。
對青年人纔實行單位導師1+1和年輕處級乾部導師1+N『雙導師制』培養機制,用人單位為人纔建立成長檔案,實施跟蹤培養,促進青年人纔健康成長。舉辦『邊城英纔』專題培訓班,通過市委領導專題授課、研討交流、文體活動相結合的集中脫產方式,增加了培訓的實效性,進一步提昇青年人纔綜合素質。
聚焦市校合作開闢人纔工作『新路徑』
黑河市樹立全市『一盤棋』思想,先後召開市、縣兩級人纔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和推進『十大基地』建設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建立『市(縣)級領導+責任單位+高校』的聯系對接機制,市、縣兩級主要領導分別帶隊走進高校,深挖合作潛力,與南京農業大學等20餘所高校開展了戰略合作。積極落實實習實訓待遇,為到黑河參加實習實訓的大學生報銷往返路費、提供免費食宿、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並提供1000元/月/人生活補貼、為食宿單位按1000元/月/人標准給予食宿補貼。建立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27個,中國地質大學、黑龍江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等高校的1018名大學生陸續到黑河實習實訓。
根據產業特點和發展需要,依托高校人纔優勢,形成了類別齊全、多點支橕、功能完備、協調聯動的『十大基地』格局。圍繞跨境電子商務、綠色農業、試車產業等領域,建立了黑龍江大學自貿區研究院黑河片區分院等60個人纔基地。烏裕爾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電子工程學院合作,開發了衛星雲圖人工智能大數據項目;黑龍江多寶山銅業有限公司聯合江西理工大學開展的《斑岩型銅鉬礦高效選別技術及產業化應用》項目,獲得中國黃金協會科技獎一等獎,企業申報專利17項,授權發明專利1項,使用新型專利10項。
聚焦優化環境畫好人纔工作『同心圓』
從人纔最關心的住房問題入手,市委主要領導親自研究部署推進『人纔安居』專項計劃落實,多次實地踏查人纔公寓施工現場,人纔公寓一期、研究生公寓已如期建設完畢並交付使用,市委主要領導率市四大班子成員出席了人纔公寓啟動儀式。對因人纔公寓房源不足在黑河租房的人纔,連續三年給予500-1000元/月的租房補貼,在黑河首次購房的,給予5—20萬元的購房補貼。
加強黨委聯系專家工作,通過走訪、座談等多種方式加強與聯系服務對象的思想聯系和感情交流,增強了黨委政府對人纔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市委主要領導於引進人纔到崗當日深入公寓走訪慰問,展現了邊城黑河溫情的人文關懷。先後開展拔尖人纔、最美工匠、優秀科技工作者評選等工作,重點表彰為黑河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得到業內和社會認可的先進典型,大力宣傳優秀人纔的先進事跡,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在全社會形成見賢思齊、奮發努力的良好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