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4日訊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自貿區黑河片區黨工委緊盯全年重點推進建設的20個百大項目,開展『為企業辦實事解難題』專項行動,梳理15項為企業、為群眾辦實事工作任務,落實項目包保,實現全程跟蹤、定期督辦,第一時間解決制約項目開工和建設、企業生產經營、營商環境中存在的難題,在推動學史力行上堅定發展信心,經濟實力明顯提昇。
加強調研辦實事,聚焦重點解難題。片區黨工委成員結合工作實際,與各部門多次深入片區企業,了解企業生產經營近況,宣傳科普疫苗接種相關知識,督促相關企業做好復工復產及專項資金申報的准備工作。積極協調海關、交通等部門,幫助片區企業解決受疫情影響貨物出口、運輸等難題。完善黑河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營商環境,在黑河保稅物流中心(B型)立項、申報、審批、建設、驗收、封關運營的全過程中,定人定崗定事定責,協助黑河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建設方黑河銀建保稅物流中心有限公司向上申請建設資金8000萬元。
細化扶持政策,創新支持方式。針對片區企業在發展初期普遍流動資金短缺、融資難的問題,出臺金融創新支持片區產業發展工作方案,全國首創『自貿E貸』金融產品。由省鑫正擔保公司對自貿片區的『白名單』企業和個人給予優先擔保,提供貸款保費『免二減三』優惠,目前首筆業務600萬元貸款已到位。支持邊民積極參與互市貿易,全省首次推出『邊民創業擔保貸款』,已累計放貸42筆,累計金額134.4萬元。研發推出『文創貸』,與黑河農商行建立了俄羅斯油畫價值評估、質押保管、風險補償等機制,已為『俄羅斯油畫衍生品』生產項目貸款150萬元。成立自貿片區產業引導基金2億元,首期5000萬元已到位。與省金控集團合資成立片區綜合投資基金,基金目標規模5億元,首期規模1億元。采用『一盾雙證技術』,聯合推出建設銀行版共享盾,線上辦理跨境匯款、結售匯和貿易融資等業務,用技術的手段為企業提供便利。
抓好要素保障,解決生產難題。針對廠房緊缺問題,爭取專項債券資金1.58億元,用於片區標准廠房建設。針對片區互貿加工產業園入駐企業建設用地手續辦理及工業蒸汽配套保障中存在的困難,組織片區相關部門積極協調市國土、規劃、住建等部門,采取相應措施積極解決土地權屬糾紛,確保項目投資平穩推進。針對企業項目建設流程辦理、環保審批速度等問題,系統性針對性簡化審批流程,施工許可審批要件由12項精簡為7項,審批時限由22個工作日壓縮至4個工作日,通過系統梳理簡化環評審批環節和流程,縮減率為69%。針對片區企業用水接水時限長,辦事流程復雜問題,協調市自來水公司縮短報裝辦理時限,優化報裝辦理流程,建立供水報裝專員聯系企業制度,已為4家企業快速辦理報裝業務。幫助元泰硅業解決自來水管線斷裂問題,協調消防隊為企業送水,滿足生產需求,並協調鐵路集團和大橋局幫助企業接通了斷裂的管線。細化服務指導,在片區政務服務中心設立人力資源服務窗口,開展就業創業政策諮詢、信息發布等多項業務。舉辦『民營企業服務月』現場招聘會,組織月星集團、利源達集團等5家企業參加招聘會,提供20個就業崗位,現場達成就業意向10人。指導片區企業構建良好穩定的勞動關系,協調發放職工拖欠工資77.20萬元,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優化創業環境,帶動產業發展。針對電商直播產業快速發展、邊民創業環境亟待優化問題,利用邊民互市貿易形成電商直播供應鏈,引進『互市貿易+電子商務』供銷產業鏈條。通過電商直播銷售及『互市貿易+電子商務』模式,行業銷售額6500餘萬元,通過建設直播基地,增加邊民就業領域,帶動邊民就業200餘人。與黑河海關共同承辦了『海關AEO企業信用培育交流會』,使片區企業及時了解掌握海關企業信用管理的相關政策,盡快成為海關AEO認證企業,享受通關便利化,提昇片區企業國際市場競爭力。
共抓黨建互聯,共促企業發展。結合『銘記百年初心共譜自貿新篇』主題實踐活動,深入實施『黨建惠企』行動,開展支部聯建活動,實現黨建與業務相互賦能。自貿片區建設生態環境局聯合黨支部與中國中鐵一局黑河互市貿易產業園項目黨支部結對共建,通過建設服務窗口、共抓黨風廉政、共創安全競賽、共做黨員先鋒,讓施工現場常見的圖紙協調難、臨電布置慢等煩心事,變成了推動項目建設的省心事。自貿片區行政審批局黨支部與中國銀行黑河自貿區支行支部、市市場監管局第五支部、合作區第一稅務所支部結對共建,公開征集相關部門的意見建議20餘條。自貿片區黨群工作局、人力資源局聯合黨支部與紅河谷汽車測試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聯合共建,為更名後的支部制作了活動條幅和黨支部牌匾,送去黨史學習教育讀本50餘冊,指導發展黨員工作,共同進行學習交流。
提高服務效能,優化營商環境。針對招商信息接洽不及時,項目後續服務不完善等問題,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加快總部經濟招商,共引進總部企業5家,其中銷售型總部企業4家,保險型總部企業1家。以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積極推動與徐工集團等大型企業對接,實現精准科學招商。針對行政審批速度不快、網上可辦事項覆蓋不全、服務質量不優的問題,推出『我幫辦』、企業開辦『零成本』『證照聯辦』『跨省通辦』『跨境審批』等便企惠企服務,提昇片區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
為群眾辦實事,共鑄邊疆繁榮。組織片區黨員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志願服務進小區』志願服務4次,參與人次560餘人,為全市創文工作作出積極貢獻。開展片區『送清涼、送勞保用品』慰問活動,慰問企業8家,送去價值2萬元的解暑和防疫物資。在抗洪期間,為大黑河島國際商貿城、俄品多商戶免費提供4000平方米物資安置場地,組織黨員乾部及企業員工近200人完成了場區清淤工作,聯合衛生防疫部門對場區進行多次消殺,在洪峰過境後,僅用4天大黑河島國際商貿城、俄品多就實現了災後復業。助力鄉村振興,與哈達彥俄羅斯族村結成共建對子,針對『修築損毀道路缺少工程機械,進展緩慢』問題,協助解決鏟車1臺。充分利用跨境產業園區電商平臺,積極幫助其推廣特色優勢農產品,引導和推動少數民族村培植發展特色優勢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