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雙鴨山
搜 索
饒河:突出辦活辦實邊疆『村裡事』 這『三個聚焦』厲害了
2021-08-24 14:56:16 來源:東北網-雙鴨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8月24日訊 走進饒河縣饒河鎮朝陽村,乾淨整潔的村道兩旁樹綠花艷,果樹上的果子綴滿枝頭,路邊溝乾淨暢通,每戶村民的院門口都配有可分類垃圾箱。

  饒河縣委緊緊圍繞中央提出的『著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辦實事』要求,立足邊境縣實際,聚焦產業振興、聚焦『急難愁盼』、聚焦治理有效,找准推動鄉村振興為群眾辦實事著力點,縣、鄉、村『三級臺賬』公開推進,報送、督辦、問責『三項制度』保障落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在邊疆農村見實見效。

  聚焦產業振興圍繞穩增收辦實事 讓農民錢袋子『鼓』起來

  在大佳河鄉永勝村中草藥種植基地,農戶們利用機械播種中草藥板藍根,鄉村兩級相關負責同志在現場對中草藥種植進行技術指導,預計9月中旬即可收獲板藍根。為引導各村發展特色種植業,大佳河鄉采取合作社示范帶動作用,以『農戶+基地』的產業化模式帶動全鄉種植中草藥。今年永勝村、東昇村、前唐村、富山村、永富村等村屯共種人參、防風、白鮮皮等中草藥1000畝,預計每畝比種植農作物增收1200元,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切實提高農民收入。

  饒河縣委堅持把發展農村『優特』產業、促進農民增收作為鄉村振興和為農民群眾辦實事的首要任務,聚焦解決項目競爭力不強、帶富能力弱等問題,統籌整合資金1.1億元,突出打造一批具有邊境特色的『農旅文』融合型基地和項目;籌資7000萬元建設高標准農田7.9萬畝;出臺並落實中草藥、食用菌種植補貼政策,鼓勵黨員、合作社訂單式規模化種植中草藥5萬畝、食用菌1500萬袋。

  聚焦解決種植品種多而雜、種養殖技術水平低等問題,組織技術指導小組指導種植戶科學選種,良種覆蓋率100%;組織農業專家線上答疑、線下培訓1.2萬餘人次;爭取18名省『三區』人纔專家幫助落地轉化棚室栽培赤松茸菌、道地藥材等8項科技成果。

  聚焦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不高,產品滯銷等問題,整合資源建立全縣農產品營銷中心,統籌協調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科技等相關部門共同參與,打造全縣農產品營銷統領品牌,縣鄉村乾部代言,幫助農民拓寬優質農產品銷售渠道。佳平村駐村第一書記聯系浙江網紅主播直播帶貨,一天時間銷售精潔稻花香大米5696袋。

  聚焦急難愁盼圍繞解民需辦實事 讓農民幸福感『足』起來

  老舊小區改造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個繡花的『針線活』,只有下足了工夫,這花纔能繡的漂亮,活兒纔能乾出效果。

  饒河縣委直擊農民反映強烈的生活和出行不便等民生痛點問題,投入318萬元對28個村屯集中供水工程進行維修改造;投入300萬元改造12個村低壓臺區;投入5600萬元續建農村公路36.7公裡、涵改橋項目3座;籌建農機具停放場7處、晾曬場13個。

  聚焦解決農村生產生活治理基礎薄弱、農廁污染、人居環境差等問題,集中開展改廁質量清查整改,全年計劃改廁1000戶,普及率達43%;采取政府購買服務形式,實現農村垃圾分類減量和就地資源化利用;投入1200萬元,建設山裡鄉、西林子鄉兩處污水處理站;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發展庭院經濟,打造小菜園、小藥園、小果園示范村。

  聚焦解決政務服務堵點問題,推行政務外網全覆蓋,實現政務服務端口鄉鎮、村屯實體便民服務中心(點)全覆蓋,累計辦結各類事項5000餘件次。縣直部門推行鄉村『上門』服務,縣人社局成立社保志願服務隊,為50名行動困難參保老人提供上門年檢服務;縣市監局上門為偏遠村屯35名農戶申請人及行動不便的殘疾經營戶送證照。

  聚焦治理有效圍繞促和諧辦實事 讓組織治理力『強』起來

  饒河縣委堅持把提昇基層治理水平作為鄉村振興的根基,聚焦加強和改善基層治理,建立以包村乾部、村黨組織負責人、駐村第一書記為網格負責人,村內黨員、入黨積極分子、致富能手等人員為網格管理員、網格志願者的責任體系,參與疫情防控、矛盾化解、環境整治、治安防控、幫扶解困,600餘名網格員參與疫情防控,為7000餘名年老體弱農村群眾疫苗接種提供全程接送服務,黨員群眾3萬人次參與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每半個月組織第一書記、村『兩委』成員、網格員、黨員和群眾代表,開展一次『民情半月談』活動,形成發現問題的快速反應機制,將207件群眾『急難愁盼』實事納入新一屆村『兩委』開門一件事臺賬,專項推進。

  聚焦解決農村陳規陋習致貧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各村均完善村規民約,成立了紅白理事會等基層自治組織;大力推廣『道德紅黑榜』等有效做法,評選出300餘名先進典型;招募鄉村志願者1211人,組織開展『三下鄉』活動800餘次。

  聚焦解決村級黨組織和黨員在服務鄉村振興中作用發揮不夠充分的問題,在全縣全面開展爭創『五型』村黨組織和『五星級』黨員工程,進一步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鄉村治理機制;持續選派113名縣級優秀乾部充實到49個村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隊伍,316名縣直機關乾部下沈一線,與314戶脫貧戶幫扶結對。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