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4日訊(記者 孫英鑫)24日,中共黑龍江省委舉行解讀《中共黑龍江省委關於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新突破的決定》新聞發布會,會上,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王兆憲就未來一個時期,農業農村部門在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業強省建設方面有哪些務實舉措等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王兆憲說,經過多年的努力,黑龍江農業發展已經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新中國成立以來,糧食生產先後登上300億斤、500億斤、1000億斤、1500億斤臺階,全國人民每9碗飯就有1碗來自黑龍江。全省農業綜合機械化率、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科技進步貢獻率分別達到98%、100%和68.3%,多項指標位居全國首位,特別是,北大荒集團的農業勞動生產率超過發達國家水平,是名副其實的農業現代化示范窗口。可以說,我們基本具備了向農業現代化進軍的基礎條件。作為農業農村工作主管部門,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和建設農業強省,是我們的主責主業。具體就是要加快構建現代農業『三大體系』。
一是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概括起來就是:穩糧、興牧、強工。穩糧,就是要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這是我們必須要扛起的政治責任。通過深入實施『兩藏』戰略(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加強『兩區一帶』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實施新『三品一標』行動(品種培優、品質提昇、品牌打造和標准化生產),實現糧食安全『三保』同步推進(保數量、保多樣、保質量)。到2025年,糧食綜合產能達到1600億斤以上,讓中國飯碗裝更多龍江優質糧。
興牧,這是我們建設農業強省的必由之路。要以『兩牛一豬一禽』為重點,加快畜牧業全產業鏈發展。奶牛方面,推進奶業振興,鞏固嬰兒配方粉第一大省地位;肉牛方面,擴大基礎母牛規模,打造高端肉牛第一大省;生豬方面,依托龍頭企業,建設優質生豬生產基地;禽類方面,打造白鵝優勢產業集群。此外,還要加快漁業發展,培育百億級產業。到2025年,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產值比重力爭達到40%,進入國內第一方陣。
強工,這是我們要下大力氣加快補上的短板。堅持以『兩頭兩尾』為抓手,實施『百千萬』計劃。『百』,就是積極培育中藥材、食用菌、雜糧雜豆、漢麻、漁業5個百億級特色產業;『千』,就是重點打造玉米、水稻、大豆、乳品、肉類、果蔬6個千億級優勢產業;『萬』,就是到2025年,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集群規模突破萬億元,食品和農副產品加工業成為全省第一支柱產業。
二是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概括起來就是:抓住兩個要害、插上一個翅膀、促進綠色發展。要害之一:保護好『耕地中的大熊貓』,耕地是農業生產的命根子。在黑土耕地保護上,我們要深入實施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落實『5+2』田長制,綜合運用高標准農田建設、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措施,科學輪作、保護性耕作等農藝措施,建設防護林帶、退耕還林還草等生物措施,同時年內要出臺《黑龍江省黑土地保護利用條例》,千方百計把黑土地保護好、利用好,夯實農業可持續發展基礎。
要害之二:堅決打好種業『翻身仗』,開展資源保護、創新攻關、企業扶優、基地建設、市場淨化五大行動,支持開展農作物和畜禽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和現代種業企業『育繁推』一體化發展。到2025年,全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100%,把農業『芯片』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插上一個翅膀:就是科技。加大對農業基礎科學和重大關鍵共性技術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強建設高端智能農機產業園區,發展高端智能農機裝備產業集群。到2025年,糧食生產高質量機械化率達到80%;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71%以上,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促進綠色發展:就是綠色興農。深入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加快發展節水農業,持續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到2025年,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綠色及有機食品種植面積突破1億畝,進一步鞏固提昇綠色食品第一大省的戰略地位。
三是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概括起來就是:育主體、優服務、創品牌、走出去,解決好『誰來種地』和經營效益不高的問題。育主體,就是突出抓好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兩類經營主體,鼓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實施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培育計劃,開展示范家庭農場和家庭農場示范縣創建。開展農民合作社質量提昇整縣推進試點,創建一批示范社,支持發展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到2025年,發展示范家庭農場2萬個,省級以上農民合作社示范社1150個,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
優服務,就是加強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壯大專業化服務組織。發揮專業服務公司、農民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主體作用,提昇生產全過程、全環節服務水平。實施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整省推進。還要發揮北大荒集團組織化、規模化優勢,加強墾地合作,開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到2025年,農業全程生產托管服務面積要達到6000萬畝,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比重達到80%,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創品牌,就是實施品牌強農戰略,用好寒地黑土、綠色有機、非轉基因三張金字招牌,加快構建以區域公用品牌為核心、企業品牌為支橕、產品品牌為基礎的農業品牌體系,到2025年,具有影響力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達到70個、企業品牌達到290個,打造龍江好米、龍江好油、龍江好奶、龍江好肉、龍江好魚、龍江好藥材等靚麗名片,提昇價值鏈,促進農民增收。
走出去,就是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積極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努力培育農業對外開放新優勢。樹立世界眼光,堅持出口導向,對標歐盟等國際標准,提昇農產品質量,增強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競爭力,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
王兆憲表示,近期重點在推進四項工作:一是編制規劃和意見。制定與全省『十四五』規劃配套的農業領域專項規劃、農業農村系統落實《決定》實施意見。二是完善工作推進機制。針對『十二項工程』,實行『一項工程一個專班』,明確專班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確保盡快見到成效。三是落實試點任務。落實與農業農村部簽署的部省共同打造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合作框架協議,以及與中國科學院簽署的院省共同實施『黑土糧倉』科技會戰框架協議,抓好各項試點任務落地。四是抓好當前農業生產。目前看,通過落實落靠各項旱澇防范措施,狠抓病蟲防控,各農作物長勢良好,生育進程好於歷年同期,全省糧食總產有望實現『十八連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