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防災減災是關鍵 黑龍江糧食生產有望實現『十八連豐』
2021-08-25 22:22:00 來源:龍視新聞聯播公眾號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當前,正值糧食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為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奮力奪取糧食豐收,黑龍江省農業防災減災工作正在全面展開。

  從農情調度看,全省農業災害總體發生面積小、為害程度輕。目前,各種農作物長勢良好,農作物生育進程普遍提前5-7天,玉米處於乳熟階段,個別早熟品種進入蠟熟期;水稻處於乳熟-蠟熟階段;大豆全面處於鼓粒期,為再奪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如後期沒有大的自然災害,可實現糧食生產『十八連豐』,為保障糧食安全做出新貢獻!

  牢記糧食安全國之大者 提早謀劃緊密部署

  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中國糧食,中國飯碗』重要囑托,把農業防災減災擺上重要位置,嚴格落實黨政同責,召開省委全會、常委會、經濟工作會、農村工作會以及省政府常務會、專題會,研究部署農業生產和防災減災工作。省農業農村、省氣象、省水利等部門建立了農業災害防范預警聯動機制,協同做好農業防災減災工作。

  毫不放松抓好田間管理 各地打響米袋子保衛戰

  全省農業農村系統搶抓時機,組織各類生產經營主體嚴把農時和作業標准,強化後期田間管理,及時去除田間雜草、病株、弱株和老化底葉,增加田間通風透光,促進快速成熟,降低感病風險。同時,采取無人機航化作業,噴施葉面肥,加速農作物生長,確保安全成熟。目前,全省水旱田都噴施了一遍以上葉面肥。

  為全面打贏『蟲口奪糧』攻堅戰,各地充分利用4400萬中央財政重大病蟲防控資金和省財政投入的2000萬元綠色植保專項資金,紮實開展病蟲疫情監測工作。目前,全省防控面積達到1.77億畝次。氣象災害不利影響估計得很足很足

  防災減災這根弦繃得很緊很緊

  全省上下始終繃緊防災減災這根弦,立足抗大旱、防大汛、救大災,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築牢織密農業防災減災保障網。省農業農村廳印發《關於做好洪澇等災害防范確保農業豐產豐收的通知》等一系列指導文件,落實落細防災減災措施。

  省農業農村廳組成12個省級防災減災奪豐收包片指導組和10個重大病蟲防控工作組,深入各地督導防災減災奪豐收措施落實。各地統籌落實防內澇和夏伏旱的技術措施,對出現內澇的地塊,采取人工排水和架泵搶排,快速排除農田積水,特別是省財政拿出30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支持黑河、大興安嶺農業災後重建工作。臺風『煙花』過後,全省快速排水87.91萬畝,有效降低了災害對農作物的影響。對牡丹江、雞西等局地出現旱情的地塊,全力組織基層乾部群眾澆灌抗旱,力爭把旱情影響降到最低。全省共啟動機電井1.2萬眼,啟動抗旱設備3.16萬臺套。目前,旱情已全部解除。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