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雙鴨山
搜 索
志願服務通民意 辦好實事達民心 通達社區打通服務基層群眾的『最後一厘米』
2021-08-27 09:49:33 來源:東北網-雙鴨山日報  作者: 韓慶權 楊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8月27日訊 社區是服務群眾的橋頭堡,是凝聚民心的主陣地。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雙鴨山市嶺東區通達社區以實現為民服務全覆蓋為目標,大力創新便民舉措,確保零障礙溝通、零距離服務,面對面、心貼心,切實打通服務基層群眾的『最後一厘米』,讓社區居民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結合所轄采煤老礦區、常住居民年齡結構等特點,通達社區聚焦『一老一小』,實現『老有所養』『幼有所育』,做好民生實事,不斷提昇群眾滿意度、幸福感。

  搭建黨史學習『加油站』

  『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如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已成為社區黨員群眾每天的必修課。

  通達社區在全市創建了首個社區黨史學習教育驛站,同步建立了紅色書吧、紅色影院等學習教育載體,形成了平臺線上學、分眾線下學、寓教於樂多元化學習模式。積極組織開展百姓宣講活動15場,百姓宣講員用真摯情感講述發生在群眾身邊黨團結帶領人民革命、建設、改革的真實故事。

  紅色書吧全天候開放,現收藏紅色書籍300餘冊,收藏科教類、農技類書籍2000餘冊,為社區群眾提供充足精神食糧。舉辦主題觀影12場,通過紅色影片凝聚基層群眾團結向上的奮進力量。

  百姓宣講活動接地氣,黨史領讀學習聚人氣,群眾紅色觀影揚正氣,為黨史學習教育在基層深入開展營造了濃厚氛圍。

  架起服務群眾『連心橋』

  『我今年82歲了,但有一顆28歲的心髒,好日子讓我心裡更年輕……』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通達社區居民海大爺由衷感激中國共產黨為人民群眾創造美好幸福生活。

  多年來,社區工作人員『甩開膀子』『邁開步子』,走街串戶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新建1500平方米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包含托老所、肢體康復小屋、老年幸福食堂等場所設施,設置一鍵求助『愛心門鈴』,為獨居老人提供『吹哨求助服務』。積極拓展老年人短期托養、日間照料、家庭床位等服務,與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站無縫銜接,實現醫養、康養、文養融合發展,像80歲『陽光老人』唐阿姨一樣的社區孤寡老人晚年生活都有了依靠。

  社區裡建起『心願牆』,精准收集梳理群眾訴求,殘疾家庭貧困學生劉衛星通過『心願牆』,實現了用上新書包的心願,目前社區已辦結居民『微心願』93件。同時,建立公益愛心超市,為社區貧困居民提供免費生活用品,全力打造幸福社區的美好家園。

  織密志願服務『保障網』

  『雷鋒同志曾來嶺東煤礦運輸過煤炭』『雷鋒同志曾入住過的煤礦招待所就坐落在通達社區。』這是通達社區全體居民的驕傲和自豪,是社區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的航標。

  『沒什麼,這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是我作為一名志願者應該做的……』常年照料社區孤寡老人的省級道德模范張愛芹,用朴實的語言生動詮釋了志願服務的深刻內涵。

  多年來,通達社區黨員群眾在雷鋒精神的感召下,依托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先後組建了『暖心為老』『綠色守望』『愛心聯盟』等13支志願服務隊伍,共510餘名志願者。

  『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開展以來,社區建立『雷鋒志願服務站』,進一步提昇志願服務能力,先後開展了為生活困難居民提供愛心援助,為患病居民提供醫務康復服務,為貧困家庭兒童上學提供經濟幫扶等志願服務活動200餘次,受眾群體達300餘人,使『雷鋒精神』在新時代廣泛傳承發揚、煥發強大力量。

  奏響愛黨愛國『主旋律』

  『共產黨辛勞為民族,共產黨他一心救中國,他指給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領導中國走向光明……』嘹亮的歌聲唱出了社區居民感黨恩、跟黨走的堅定決心,社區群眾正在為演出努力排練。

  今年以來,通達社區以向陽花群眾藝術團為依托,利用社區廣場,常態化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已開展『童心向黨』文藝演出、『百年輝煌·紅色經典』誦讀比賽、『弘揚龍江四大精神』主題展覽等群眾文化活動50餘場。

  組織開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紅歌傳唱活動,社區1300餘名群眾積極參與,用歌聲歌頌黨的百年輝煌歷程和偉大成就,唱響幸福生活。舉辦永遠跟黨走『美麗家園·幸福生活』社區文化藝術節,廣大群眾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主題,創作剪紙、攝影、書法、繪畫等藝術作品70餘件,開展廣場舞、秧歌賽、健身操、太極拳等15項文化體育活動,生動展現在黨的關懷領導下,社區居民多姿多彩的幸福生活。

  如今,通達社區已經成為居民的溫馨港灣和幸福家園。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