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旅游
搜 索
虎娃帶你看多彩牡丹江
2021-08-31 09:40:5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付宇 孫銘陽孫葳秀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乘船游玄武湖。

  玄武湖農業公園風光。黑龍江日報全媒體記者郭俊峰荊天旭邵國良攝

  『覓』英雄印跡、『賞』鏡泊盛景、『探』全新體驗,在第四屆黑龍江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即將召開之際,多姿多彩的牡丹江一切准備就緒,盛妝迎接各方賓朋。

  一座有紅色基因的英雄城市

  這裡曾是剿匪英雄楊子榮智取威虎山的發生地,『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斗爭精神是我們克服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的精神食糧;這裡是東北抗聯的主戰場,八女投江的英勇事跡激勵後人,以牡丹江人為原型的戲劇《紅燈記》家喻戶曉;這裡是『中共六大』紅色國際通道,留下了革命家的光輝足跡……

  牡丹江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擁有抗聯密營、東北老航校、『八女投江』殉難地等不可移動紅色革命文物81處。承辦第四屆全省旅發大會以來,牡丹江圍繞建設『紅色文化之城』,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建黨100周年,組織各縣(市)區優化整合地域紅色文化資源,發展紅色旅游,從紅色資源中找尋發展之路。

  位於市區內的江濱公園,有座八女投江群雕。雕塑座基上『八女投江』四個大字由鄧穎超生前書寫。八位女戰士形態各異,走在最前面的戰士雙手抱著負傷的姐妹,雙眼纏著紗布受傷的女戰士右手拉著同伴的衣襟,義勇向前。

  在橫道河子的七裡地村,是牡丹江一帶最早的黨支部誕生地之一,這個以伐木著稱的紅色搖籃,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工人黨員,在民族危亡和重要歷史關頭,在黨支部的領導下,當地人民炸毀了運材專用車道,焚燒火鋸場,給日軍以重創。

  馬駿紀念館坐落在古城寧安的帶狀公園之中,該館於1995年6月落成,同年8月正式開館,總建築面積1283平方米,為三層樓仿古建築,飛檐下懸掛著鄧穎超親筆題寫的匾額——馬駿紀念館。

  楊子榮烈士陵園位於海林市子榮街1號,始建於1966年9月,是著名偵察英雄楊子榮的安葬地,佔地面積9.7萬平方米,由紀念館區、烈士墓區、軍事展區和植物園區四部分組成。

  一座融山貫水的綠色城市

  牡丹江有10個國家森林公園、9個國家濕地公園和11個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森林覆蓋率達到65%。牡丹江市把承辦旅發大會與促進鄉村振興相結合,著眼培育鄉村振興新亮點,強化農村特色產業、田園生態和民族民俗風情等元素植入,加快提昇牡丹江市鄉村旅游規模和效益,為鄉村振興提供內在支橕。

  鏡泊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地處寧安市西南60公裡處。這裡擁有典型、稀有、系統、完整的火山地質遺跡景觀和風光旖旎的水體景觀以及峽谷濕地等自然地質景觀。

  渤海鎮小朱家村緊鄰鏡泊湖,全村以優質稻米、文化旅游、特色種養殖為主導產業,先後被授予全國文明村、中國鄉村旅游示范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一百個特色鄉村和一百個鄉村旅游推介線路等榮譽,是體驗特色餐飲、民俗、漁獵等當地特色的好地方。

  玄武湖農業公園位於寧安市渤海鎮上官地村,是稻作主題公園,3D玻璃棧道、環湖景觀道、水田石埂步道、風車水車公園等景致讓人流連忘返。

  牡丹江市人民公園是賞荷的絕佳之處,據悉今年湖面上共有50多處荷花,總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荷花盛開數量在數千株以上。這座始建於1931年的公園,歷經幾次大的改造,如今功能愈加齊全,基礎設施愈加完備,已成為當地集休閑、娛樂、健身、園林景觀為一體的最大的綜合性公園。

  一座氛圍濃郁的藝術城市

  依托地域豐富的歷史、民俗、紅色和現代生活等文化元素,牡丹江圍繞著發展全域旅游,共推進了總投資104億元的重點項目42個,並集中攻堅紅色經典、鄉村振興、文旅融合、科技賦能、品質提昇5大主題、29個重點觀摩項目,推出了一批主題化、昇級版、龍頭型的旅游產品,力求打造一個多姿多彩的牡丹江。

  林海雪原風景區位於海林市橫道河子鎮中東鐵路原線治山站至分嶺河站區間。在小說《林海雪原》中,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臺詞『火車一響,黃金萬兩』,景區建造了11.5公裡的森林觀光小火車,沿途設置了治山、雙龍溪、白樺營地、林海樂谷、杉嵐、夾皮溝、威虎山7個觀光站點。

  牡丹江在發展32個具備旅游開發條件優勢的鄉村基礎上,推進17個特色鄉村建設,七裡地民俗生態村就是他們中的代表。七裡地村因距離橫道河子車站七公裡而得名。這裡也曾被稱作『老金溝』或『金溝屯』,當年曾是闖關東者的淘金地,也是中東鐵路建設時期主要伐木區。在這裡,你感受不到北方村落的樣子,取而代之的是一幅江南水鄉的圖景。

  在橫道河子俄羅斯風情小鎮,你可以到新建成的七號木屋音樂廣場觀看一場俄式風情演出,到俄式香腸工廠、馬列克面包房一飽口腹,還可以在美術館參觀油畫畫作、和孩子來一場手工體驗,再走進橫道記憶館和雪島書店,回歸精神世界……

  紅色、綠色、彩色,一幅多姿多彩的牡丹江新畫卷,展現在全國各地的游客面前。

責任編輯:楊禹

【專題】第四屆黑龍江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