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6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關於加快提昇科技創新能力支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於加強原創性科學研究等4項措施》等科技創新政策。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劉愛麗作主旨介紹,省科技廳資源配置與管理處處長閆志金、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處處長王喜林出席發布會並答記者問。

發布會上,省科技廳副廳長劉愛麗介紹,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對黑龍江省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省科技創新支橕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顯著增強。進入『十四五』時期,省委、省政府堅持創新引領這個『第一動力』,把『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實現新突破』列入重要任務目標。
今年上半年,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快提昇科技創新能力支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原創性科學研究等4項措施》,形成了『1+N』科技創新政策體系。
一、政策出臺的考慮
一是落實國家高質量發展要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支持東北地區深化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總體部署,在出臺的意見中,確定了科技創新支橕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和方向。
二是服務黑龍江省經濟轉型昇級的需要。聚焦全省重點產業創新需求,在總體意見基礎上,配套出臺4個政策文件,調動科研人員和創新主體積極性,助推黑龍江省高質量發展。
三是著力解決黑龍江省創新發展問題。重點是激勵企業提高研發投入,提昇黑龍江省全社會研發投入水平,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增加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更好發揮高新區示范引領作用。
四是要確保完成『十四五』創新目標任務。即到2025年,全省實現全社會研發(R&D)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5%以上,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5000家,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500億元的目標任務。
二、政策主要內容
第一,加大基礎研究支持力度。主要有四個突破。一是加強省實驗室建設方面有突破。首次提出推進省實驗室建設,將是黑龍江省引領性、綜合性的研究基地,對基礎研究、人纔集聚、提昇戰略科技力量都具有重要意義。二是創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支持力度方面有突破。對新批准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建設期內每年給予500萬元資金補助。三是支持基礎研究方式有突破。省自然科學基金面向社會設立聯合研究項目,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基礎研究。四是科研經費管理方面有突破。在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試行經費使用『包乾制』,不再編制項目經費預算,項目負責人自主決定經費使用。
第二,促進新型研發機構發展。主要有三個舉措:一是采取前資助後補助方式。對初創期三年內備案的省級新型研發機構,一次性給予200萬元資助。對已過初創期,運行好的,按績效擇優給予不超過300萬元的補助。如果是高層次國家人纔領辦創辦的新型研發機構,對應的支持額度翻一番,分別可達到400萬元、600萬元。二是加強政策性保障。符合條件的新型研發機構可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進口科研儀器設備免征進口關稅等。鼓勵各類金融機構提供知識產權和股權質押貸款,引導風險投資基金采取市場化機制投資新型研發機構。三是鼓勵科研人員創辦。鼓勵省屬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員按規定帶項目、帶成果離崗或參與創辦新型研發機構,相關業績可作為其參加職稱評審時重點考核依據。
第三,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主要有三個支持:一是支持有研發投入的企業享受資金補助。對研發投入100萬元以上,履行統計填報義務的企業,按照企業上年度研發投入情況,最高能夠獲得600萬元補助。二是支持企業設立研發機構。對企業設立科技創新基地按照績效分檔給予後補助支持。三是支持企業承擔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省重點研發計劃、科技重大專項、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等科技計劃項目,優先支持有研發投入的企業。
第四,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主要是在三個方面堅持綜合施策:一是構建梯次培育體系。今年,省政府發布實施的新一輪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是黑龍江省實施的第三輪行動計劃。重點是持續構建多層次、分階段、遞進式的科技型企業成長體系,主要目的還是培育更多的高新技術企業。二是加大資金支持力度。首次通過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按照規模以下、規模以上兩個檔次分別給予30萬元、50萬元獎勵,再次認定的對應給予15萬元、25萬元的獎勵。三是做好企業培育服務。充分發揮市(地)主體作用,推動科技領域政策互通共享,針對企業成長的不同階段給予不同的服務和支持。
第五,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主要有三個強化:一是強化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發揮政府投入帶動牽引作用,促進省內外科技成果在黑龍江省加速產業化,每年實施一批重大成果轉化項目,單個項目支持額度提昇到1000萬元左右。二是強化技術轉移體系建設。一方面,加強專業化的技術轉移機構建設,為科研團隊提供全程成果轉化服務。壯大技術轉移人纔隊伍,將其納入自然科學研究人纔評價范圍,暢通職業發展和職稱晉昇的通道。另一方面,對黑龍江省作為成果吸納方的企業,擇優對實際交易額100萬元以上的合同給予10%的補助,最高可達100萬元。三是強化科技成果轉化制度建設。省屬高校、院所依據規定要建立健全職務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分配管理制度,作為經費管理、審計審查、績效評價的重要依據。推動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改革試點。
三、政策主要特點
一是部門協同性強。體現了省市、部門聯動,區域協同。比如,在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方面,涉及工業、農業、環保、醫療衛生等眾多領域,需要省市、部門共同謀劃實施;在提昇研發投入水平方面,需要財政、工信、教育、稅務、統計等多部門聯動;在推動哈大齊自創區創建方面,需要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三市協同,相關政策的出臺,突破了以往『單兵作戰』的局面,實現了『多方聯動』。
二是突破性舉措多。在『揭榜掛帥』『新型研發機構』『謀劃建設省實驗室』等方面出臺了很多創新性的舉措。比如,今年黑龍江省結合優勢產業和社會需求,面向全國發布頁岩油勘探開發、薄煤層智能開采、玉米秸稈生物發酵、大豆育種、智慧農業等5個『揭榜掛帥』項目榜單,設置33個攻關項目,組織全國具有優秀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科研團隊承擔項目,攻克產業關鍵共性技術難題,集聚國內優勢人纔團隊服務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
三是政策惠及面廣。出臺的4個配套文件中有29項具體舉措,包含了對高校、科研院所、企業、新型研發機構和科技人纔等各類創新主體的支持。在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方面,綜合科技項目、創新基地等措施給予支持。在支持企業方面,通過創新券補助、研發投入後補助、高企培育資金等,分階段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領軍企業給予支持。在培育科技人纔方面,通過實施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強化科技獎勵榮譽導向作用、鼓勵科研人員創辦新型研發機構和科技型企業,落實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政策等進行支持,政策總體上惠及了各類創新主體。
四是資金投入力度大。出臺的總體意見中共23項內容,其中加強原創性研究、組織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優化科技創新基地和平臺建設布局、發展新型研發機構、培養激勵科技創新人纔、提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等18項內容都是直接帶有資金支持的。在研發投入、高企培育、成果轉化等方面,資金支持的力度和強度都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