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博物館和烈士紀念館於2011年8月1日正式對外開館,展館建築面積6885平方米,展廳面積4000平方米,有5個基礎陳列展廳、一個臨時展廳、一個多功能展廳。基本陳列包括:八女投江事跡暨牡丹江抗日斗爭史實展、革命英烈事跡展、追尋城市的紅色記憶展、牡丹江古代歷史陳列展。展出文物2000餘件,輔之以語音導覽、環幕影院、電子翻書、魔幻強、幻影成像等科技手段以及雕塑、繪畫、場景復原等藝術形式,展現了牡丹江地區的發展歷史,突出展示了以八女英烈事跡為代表的紅色歷史文化。
二樓展廳為八女投江紀念館第一展廳——八女投江事跡暨牡丹江抗日斗爭史實展,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日寇鐵蹄下的牡丹江;第二部分、牡丹江的抗日烽火。在展覽內容設計中,突破了以『八女投江』事跡敘述『八女』精神的陳舊布展理念,將展覽內容擴大為牡丹江抗日斗爭十四年歷史過程,八女投江紀念館設有2個展廳,展出面積共1200平方米、展線共560米、展出實物303餘件、照片(畫像)400餘幅。展出內容為六部分:日寇鐵蹄下的牡丹江、牡丹江的抗日烽火、中朝人民並肩抗日、八女英烈壯歌、抗戰的最後勝利、英烈千秋。
三樓展廳為八女投江紀念館第二展廳——八女投江事跡暨牡丹江抗日斗爭史實展,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抗聯中的偉大女性;第二部分、抗戰的最後勝利;第三部分、英名永存。
三樓革命英烈紀念館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馬列主義早期傳播;第二部分、戰勝黑暗,迎接黎明;第三部分、捍衛和平,建設家園。展覽面積300平方米,展線長度100米。
四樓展廳城市記憶展廳——追尋城市的紅色記憶。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黃花甸子的興旺歲月—清末民初的牡丹江;第二部分、殖民化城市的雛形—日寇統治時期的牡丹江;第三部分、鞏固的東北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的牡丹江;第四部分、欣欣向榮的工業化新城——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牡丹江。四樓歷史博物館——牡丹江古代歷史陳列展。分為八部分:第一部分、牡丹江的遠古時代;第二部分、新石器時代;第三部分:青銅時代文化;第四部分:早期鐵器時代;第五部分:渤海文化;第六部分:遼、金、元時期文化;第七部分:明清時期與流人文化;第八部分:地方民俗文化;第九部分:范永貴個人捐贈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