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8日訊 試點推行『套餐式』審批,經營者無需辦理營業執照,只辦理綜合許可證即可開業;創新設立哈爾濱市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累計投資223個企業催生新經濟新業態……哈爾濱市把市場主體的痛點難點作為發力點,推進『放管服』改革,相繼出臺放寬市場准入、鼓勵投資興業等政策措施,為市場主體放權賦能,推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催生新興市場主體數量激增。截至8月31日,哈市今年新登記市場主體10.09萬戶,同比增長28.28%,增速高於全省平均幅度。
力行簡政之道 四個業態試點『一業一證』
日前,尚志市民張先生注冊文化創意公司,體驗了意想不到的便利。在尚志市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全程幫辦下,張先生一上午就辦完了企業注冊所需的全部事項。
而木蘭縣的陳先生則體驗到另一種便利。前不久,他在木蘭縣政務服務中心完成企業注銷辦理後,欣然在政務服務『好差評』評價卡上寫下『滿意』二字。他表示,『跑一次』就辦完企業注銷整件事,令他意想不到。
今年以來,哈爾濱市力行簡政之道,讓市場主體准入退出更便捷。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過上線『企業開辦直通車2.0』系統,為市場主體提供注冊登記、印章刻制、稅務發票申領、用工社保登記、醫保登記、公積金開戶登記、銀行預約開戶等7項業務一站式服務。目前,哈市新開辦企業從設立到從事一般性經營性活動由2天縮短到6小時,商事制度改革持續向縱深推進。
近期,哈市在市場主體場所(經營場所)登記領域再次破題,直擊企業開辦『痛點』,放寬住所登記條件,取消了『住改商』利害關系證明,全面實行負面清單及審批承諾制。
為繼續降低創業門檻,進一步擴大登記范圍,哈市明確公寓、倉庫可以參照住宅登記為市場主體住所的要求進行登記。市民張女士成為受益者之一,日前,她在租用的倉庫內,開辦起自己的互聯網公司。
以糕點制售、小食品加工店、熟食店、零售藥店等4個業態為試點,哈爾濱市實行套餐式審批,在『一業一證』改革創新領域再拔頭籌。試點行業經營者無需辦理營業執照以及相關行業許可,只需要辦理一個綜合許可證即可開始經營活動。
加大政策賦能 培育壯大市場主體
帶領產業園運營團隊走進國內頂尖孵化器學習先進運營理念;利用各項科技計劃予以扶持;組織項目投融資路演會對接市場化資本……為在科技領域培養壯大市場主體,哈爾濱市科技局錨定孵化器在培育科技企業、科技招商、補鏈強鏈等方面功能,將『加速器』和『一體化孵化平臺』納入支持范圍,先後指導哈爾濱創業孵化產業園、北創時代聯合科服匯等6家孵化器,共建孵化基金,開展聯合孵化。
『我們與哈市科技部門聯手,集中打造了醫工結合孵化器、新一代信息技術孵化器等,已累計孵化技術創新型初創企業78家,在孵企業更是多達55家。』哈爾濱創業孵化產業園負責人常舒宇說。通過哈市科技局的『雛鷹計劃』『展翅計劃』『技術成果交易補貼』等多項科技計劃,園區內共計12家企業累計獲得市科技局的扶持資金640萬元。同時,在哈市科技局的協力引導對接下,園區7家企業獲得市場化基金投資,累計投資金額1500萬元。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哈市科技局還建立起常態化政策宣傳培訓機制,先後6次圍繞科技型中小企業優惠政策、評價通過和高企認定等進行宣講。今年以來,哈市第一批次申報高企數量為625戶,較去年同期增長125%,創批次申報歷史新高。
為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哈市民政部門也在養老服務產業發展中,重點梳理財政、稅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普惠政策,精准對接目標企業,主動服務,幫辦代辦項目立項、選址、報建等前期審批工作。投資超10億元的竹石居綜合性大型養老、春華德善養老產業園等項目在民政部門協助下已完成前期相關工作。目前,全市受扶持服務養老企業已達500餘家。
資金扶持引導 增加創業資本供給
為助力市場主體發展,哈爾濱市發改委充分發揮創投基金、政府性基金、國家專項資金等各類資金的杠杆放大效應,增加創業投資資本供給。
其中,哈爾濱市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采取參股方式與社會資本合作設立子基金,鼓勵子基金投資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節能環保、信息技術等省市重點發展領域創業企業。截至目前,已完成設立子基金22只,子基金總規模達到46.6億元,累計投資企業(項目)223個,投資額23.55億元。
此外,充分利用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基金支持哈市重點產業領域的在建項目和重大招商項目建設,先後下達3批資金計劃,已為20餘個項目提供超10億元資金支持。為黑龍江省籽鵝種質資源場、黑龍江移動公司『5G+智慧民生』等多個企業投資項目爭取近3億元中央資金支持,為項目建設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