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科技促發展 創新贏未來
2021-09-08 17:46:00 來源:龍視新聞聯播公眾號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今年上半年,黑龍江省聚焦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打好全社會研發投入提昇和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兩大攻堅戰』,實施科技成果高質量落地轉化和區域創新發展載體建設『兩大行動』,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助推科技強省建設。

  最近,哈爾濱工大衛星技術有限公司承接了北斗導航增強組網以及多個遙感衛星星座生產任務。和以往單顆衛星定制不同,這次的訂單需要批量生產。面對新的要求,公司依托哈工大20年積累的衛星設計制造核心技術,打造出了國內領先的衛星柔性化技術平臺。把整個衛星模塊化,每部分獨立測試、獨立裝配,平均每顆衛星生產測試時間由半年壓縮到5天,甚至更短。

  現在工大衛星已經具備500公斤以下通信、導航、遙感微小衛星整星設計制造及在軌交付的能力,公司成立不到一年時間,就簽訂了多項衛星批量生產任務。現在企業已經簽訂了6.3個億的合同,在研任務達到了近90顆(衛星)。

  為了推動更多像工大衛星這樣的企業科技創新,提昇支橕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今年上半年,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快提昇科技創新能力支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從頂層設計統籌了龍江的科技創新政策與規劃。圍繞全省重點產業建設,擬在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食品及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生物醫藥及醫學工程等5個專項領域立項支持24個項目,安排資金1.1億元。同時發布全省重點研發項目指南,在高性能石墨新材料、雜糧新品種選育、生物質能源等領域立項支持83個項目,安排資金7314萬元。借勢政策東風,技術轉移成果明顯。政策含金量帶來技術『含新量』:截至8月末,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完成217.6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72.5%。

  不僅重點科研領域發展勢頭良好,隨著全社會研發投入的提昇和良好科創生態的營造,越來越多規模小但科研潛力大的中小企業在龍江找到了發展的土壤,發明專利和新產品開發數量節節攀昇。這幾天,黑龍江瑞靄科技有限公司新研發的『道路環境綜合監測系統』正式在省內的G102國道、G1京哈高速和哈牡高速等多路段實現應用。這套系統融合了激光遙感、超聲波雷達、5G、雲存儲等多項技術,通過傳感器采集、分析數據,為交管部門提供最精准的實時路況信息,保障高速行車安全。

  為了更好的培育瑞靄科技這樣應用領域廣闊的『未來之星』,省科技廳上門服務,量身定制,為企業在資金、人纔、技術等關鍵要素領域出謀劃策。短短兩年的時間,瑞靄科技已經具備了資質,申報了今年的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省科技廳高新技術處處長劉今介紹,出臺了《新一輪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新的行動計劃明確了三年的總目標,明確了地市作為高企培育的主體責任。對新認定的高企將按照規上規下兩個檔次,分別給予30萬和50萬的資金獎補,獎補的力度在全國范圍內也是比較大的。

  科技要創新,支持模式也要創新,今年以來『揭榜掛帥』成了龍江科技領域的熱詞。結合優勢產業和社會需求,省科技廳組織開展了『揭榜掛帥』科技項目攻關,面向全國發布頁岩油勘探開發、薄煤層智能開采、玉米秸稈生物發酵、大豆育種、智慧農業等5個項目榜單,設置了33個攻關項目。在榜單制定、揭榜方式、考核辦法和資金撥付方式等多個方面大膽創新。最大程度調動社會各界智力潛能,集聚國內優勢人纔團隊,力求最快速度找到切實可行方案,攻克產業關鍵共性技術難題。通過創新體制支持龍江經濟發展,提昇服務國家能力。

  2021年黑龍江省財政科技預算資金投入13.8億元,同比增長20%。上半年撥付科技資金10.1億元,完成全年科技預算的73%。引導鼓勵企業加大投入力度,實施研發費用投入後補助,將對全省620家科技型企業發放補助資金4億多元。政策資金擲地有聲,落地見效;科技管理部門、科研院所、高校、企業聚焦技術攻關;項目實施、成果轉化聯動配合,共同匯聚科技支橕龍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十四五時期全省科技創新工作重點任務概括起來就是5個新突破:實現全社會研發投入突破,力爭到2025年全社會研發投入達到國家平均水平,也就是實現佔GDP比重的2.5%左右;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實現新突破,特別是在研究大數據、人工智能、黑土保護、種業方面,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力爭在科技成果轉化,特別是就地轉化方面實現新突破,到2025年全省技術合同交易額突破500億元;在科技企業培育方面力爭實現新突破,到2025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力爭達到5000家以上;區域科技創新發展的載體建設實現新突破,力爭在2025年達到全省地級以上城市高新區全覆蓋。』省科技廳廳長張長斌說到。

責任編輯:王傲

【專題】科技支橕高質量發展——全省科技創新大會暨科學技術獎勵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