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3日訊(記者 孫英鑫)13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黑龍江省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新聞發布會。會上,大慶市副市長陳興平就大慶市在提昇糧食產能、發展特色農業、農業產業化等方面有什麼好的做法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陳興平表示,當前,大慶正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圍繞打造世界著名資源轉型創新城市、中國新興高端制造城市、全省領先的高質量發展城市,全力推動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近年來,大慶著力構建優質糧食、安全牧業、綠色果蔬、特色水產『四位一體』的農業產業格局。2015年,大慶成為東北地區首批整市獲批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城市。2020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實現502.4億元,一產增加值244.3億元、佔全市GDP比重10.6%。
一是堅決扛起糧食安全責任,提昇糧食產能。紮實推進『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轄區內四個縣和大同區均是全國產糧大縣。2020年,全市糧食總產實現90.7億斤。今年,糧食作物長勢良好,豐收已成定局,糧食總產有望突破96億斤。
二是聚焦『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推動產業發展。堅持用工業化思維抓農業,全鏈條推進農業產業化。乳業方面,大慶是全國牛奶生產十強市,奶牛存欄22.5萬頭,年產鮮奶80萬噸以上,日處理能力4000噸。伊利、蒙牛等企業紮根大慶發展,擁有亞洲最大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基地和東北最大的液態奶生產基地。玉米產業方面,引進培育了伊品、博潤等玉米深加工企業,12家規上企業設計年加工能力204萬噸,精深產品已達到蘇氨酸、賴氨酸、尼龍鹽等層次。秸稈產業方面,山東聖泉集團建設了黑龍江最具深度的秸稈產業化項目,年加工秸稈100萬噸,生產纖維素、乙酸等精深加工產品。
三是優化調整農業結構,做好特色產業。立足資源稟賦,大力培育發展優勢特色農業。棚室果蔬基礎堅實,起步早、質效好,棚室總數達7.2萬棟、面積12.5萬畝,位居全省前列,棚室、露地年產果蔬150萬噸以上,是我省重要的『北菜南銷』基地。大同無籽西瓜、肇州新福香瓜、肇源鮮桃等優質果蔬遠銷上海、南京、廣州等南方各大城市。肇源百果園『南果北移』技術獲批自主知識產權,已經在省內的牡丹江市、綏棱縣、尚志市等市縣發展示范基地41處,為龍江林果產業發展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徑。生態漁業優勢突出,依托松嫩兩江優質水源,以杜蒙、肇源兩縣為核心,持續推進鱖魚、大白魚、大銀魚等名特優品種健康養殖。全市健康養殖面積130萬畝,居全省首位。杜蒙縣已成為東北三省最大的大銀魚養殖基地。道地藥材特點鮮明,主要以板藍根、防風、柴胡等品種種植為主,面積達19萬畝,其中板藍根種植規模最大,是國內重要的規模化種植基地,『大慶大同板藍根』已經認證地理標志商標,大同區還榮獲『中國板藍根之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