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探索蒼穹 原來黑龍江貢獻了這麼多!
2021-09-17 15:27:54 來源:東北網-龍視新聞聯播公眾號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順利著陸在東風著陸場,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三名宇航員完成了長達三個月的太空出差任務,平安回家。

  值得龍江人驕傲的是,在我國的航天事業中龍江人的身影一直不曾缺席,一個個響當當的名字匯聚成一股龍江力量,為『神舟』保駕護航。

  哈爾濱晶體管廠

  飛船飛向太空,太陽能電池板展開,就像一對小翅膀,助推著飛船在天空中遨游,這是很多人熟悉的畫面。在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上,組成太陽翼的許多元器件,都是由哈爾濱晶體管廠生產的,他們將太陽的輻射轉化為電能,可以儲存起來,或者用來控制飛船系統的工作狀態。

  成立於1958年的哈爾濱晶體管廠,是新中國第一臺半導體的誕生地,是全省唯一一家軍用半導體器件生產企業,多年專注於多層金屬化為核心的電子元器件的研發與生產,主要產品二極管、晶體管、電源保護管組件,具有功率大,速度快等優勢,被產品廣泛應用於航天、航空、兵器等高可靠領域。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工大多項技術有力支橕此次對接和發射任務。材料學院王浪平教授團隊為空間對接機構核心零件裝上『盔甲』;航天學院龐寶君教授團隊開發的空間碎片撞擊在軌感知技術,准確定位保護航天員在軌安全;機電學院趙傑教授團隊研制的空間對接機構地面測試系列裝備,確保空間對接任務萬無一失;航天學院齊乃明教授團隊歷時十餘年,首創氣浮式零重力裝配及試驗技術,攻克一系列難題,保障對接任務順利實施。此外,航天員劉伯明、湯洪波身穿的中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也有哈工大技術成果的助力,保障了航天員長時間出艙活動期間的生命安全。

  在我國載人航天歷史上,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研制過程中,哈工大人攻破了多項技術難關,容錯數管計算機為神舟安裝『大腦』,故障診斷系統為神舟配備『醫生』,航天員出艙用反光鏡體讓出艙英雄擁有『慧眼』……目前,哈工大已有數百項科研成果應用到航天領域中,它也成為唯一一所同時榮獲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協作貢獻獎、突出貢獻集體獎、突出貢獻者獎三項殊榮的高校。

  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

  從2003年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飛船開始,東輕就為其提供了大量的高強、高韌、耐腐蝕以及超塑性鋁合金材料,結構重量的大部分鋁合金材料也都由東輕承擔。此次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所使用金屬大底、坡道驅動組件、總裝直屬件艙門組件、飛船殼體結構等都有『東輕造』的身影。

  飛船大底的鋁合金材料所需板材面積大,需要承受溫差能力超強、對抗阻力達到高強度等多項要求。東輕成立專項攻關隊,實現了符合抗拉強度、屈服強度以及延伸率等力學性能標准,抗腐蝕能力超強,延展率極佳的高端鋁合金材料的批量生產,最終完成了飛船大底用鋁合金板材的高質量交付。此外,在總裝直屬件艙門組件等方面鋁合金材料生產過程中,為確保鋁合金材料達到標准,東輕技術核心組成員多次改進工藝,調整參數,著力解決了鍛件的強度不夠、型材表面彎曲、管材性能低於指標要求等高技術難題,保證了飛船的平穩飛行。

  龍江力量不容小覷!

  助力航天探索未知!

責任編輯:宋蔚

【專題】神舟十二號載人游『天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