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綠水長留生前浩氣,蒼松翠柏堪慰逝後英靈。在寶泉嶺森林博物園雀松翠柏中矗立著一座趙尚志英雄紀念碑,紀念碑坐北朝南,碑身北側座落著趙尚志將軍紀念館。那是為紀念犧牲在寶泉嶺二十隊的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之一的趙尚志而建立的。趙尚志將軍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永遠是激勵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1997年,寶泉嶺趙尚志將軍紀念館被省國防教育領導小組確定為省國防教育基地。


緬懷先烈 為青年擎起『指路明燈』
趙尚志是東北抗日聯軍的創建人和領導人,是威震中外的著名抗日將領,是深受人民愛戴和敬仰的傳奇式民族英雄。趙尚志生前曾經戰斗在寶泉嶺這塊土地上,殉難於寶泉嶺農場二十隊。為了緬懷先烈,更好的開展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和國防教育,1984年8月,寶泉嶺分局12萬名青少年自願捐款,為著名抗聯烈士趙尚志將軍,修建了一座高八米,佔地500平方米的紀念碑。為了把趙尚志將軍的光輝業績更全面、更形象、更具體地展現出來,1986年10月,經省委、省府批准並撥款,在紀念碑北面40米處,又修建了一座建築面積400平方米,佔地3000平方米的『趙尚志將軍紀念館』。1986年10月動工,1988年5月正式對外展出。原省長陳雷為紀念館題寫了館名。2005年被寶泉嶺局直小學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寶泉嶺分局關心下一代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每年清明,寶泉嶺局直小學少先隊都會組織同學們前來掃墓,緬懷先烈、致敬英雄,並在這裡為一年級的同學們舉行少先隊入隊儀式,對同學們進行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使同學們深知戴上紅領巾,增添了一份自豪,也多了一份責任,更讓他們對胸前紅領巾存有一份驕傲與敬畏之心。教育引導少先隊員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成為一個好思想、好品德、愛學習的新時代少先隊員。
據了解,每年都約有5多名墾區青少年來到紀念館舉行入團、入隊、成人宣誓等紀念活動,並以抗聯文化為載體廣泛開展青年志願者服務活動。目前,該館已成為當地青少年瞻仰紀念、舉行重大紀念活動和休閑游覽的著名景區。被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立為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黑龍江省全民國防教育領導小組立為黑龍江省國防教育基地,寶泉嶺分局人民武裝部立為全民國防教育基地。
弘揚精神 讓紅色基因代代傳承
在趙尚志紀念館內共分為四個展區:趙尚志青少年時期、趙尚志早期革命活動、趙尚志在抗日斗爭時期、永久的懷念。紀念館的陳列內容主要為,從『九·一八』事變人民奮起反抗到珠河游擊隊的誕生,到東北抗日聯軍的成立,再到尚志人民慶解放的歷程。整體布局以《英烈圖》,壁畫為中心,其面積為562平方米,彩繪、油漆、浮雕、鑲嵌四大傳統工藝匯為一體。展示以繪畫、照片、文物為主,輔以版面說明,展品近200件,再現了東北抗日聯軍艱苦卓絕的斗爭情景,展示了民族英雄趙尚志將軍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而英勇獻身的光輝歷程。
銘記歷史,弘揚英雄精神。戰爭年代,前輩們拋頭顱灑熱血,浴血奮戰,保家衛國,表現出正然浩氣、英勇不屈、堅韌不拔的英雄氣概。趙尚志紀念館積極正面宣傳英雄事跡,大力弘揚英雄精神,讓更多的年輕一代能夠耳濡目染,從而增加正確的歷史基本常識,引導教育廣大職工和青年一輩尊重英雄敬畏歷史。通過講述英雄事跡,在全社區營造濃厚的國防教育氛圍。

加強建設 強化和拓展教育功能
趙尚志紀念館作為開展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場所,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完善服務功能、建章立制、規范管理,將教學培訓、文化活動、生活服務融於一體,傳播國防知識,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制定完善了國防教育基地管理服務的制度措施,健全了業務學習制度、日常工作制度、目標管理細則等;細化規范服務行為。堅持把提高服務水平作為加強國防教育基地建設的重要內容,細化規范接待諮詢、參觀引導、安排講解等服務行為。采取組織學習業務知識、開展業務技能培訓、進行業務考核競賽等方法,不斷提高講解員的綜合素質和服務水平;抓實融合學習教育。堅持把國防教育基地建設與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搭建載體、提供平臺,紀念館實施全天侯開放,開展一系列講解活動,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解說,用故事講黨史、用人物講黨史,通過參觀學習、互動交流,使廣大黨員在易接受、接地氣的教育形式中,增強國防知識,點燃愛國熱情,汲取精神力量。

目前,趙尚志烈士紀念館已成為佳木斯市、鶴崗市、蘿北縣等地宣傳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一面旗幟。每逢清明、五一、七一、十一等重大節假日,廣大機關乾部、企事業單位職工、部隊官兵、大中小學生及社會各界人士都到這裡來參觀並祭奠趙尚志將軍。據統計,今年已有70餘個企事業單位來趙尚志將軍紀念館館參觀,已接待乾部群眾372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