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縣馬旭文博藝術中心是『感動中國』人物馬旭同志個人捐款1000萬所建,它在2019年被確認為省級國防教育基地。座落在木蘭縣新老城區的結合部,緊鄰松花江濕地公園,佔地面積4679.3平方米,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展陳面積2735.3平方米。中心於2021年5月面向社會免費試開放運行,6月末正式投入對外開放。
馬旭文博藝術中心共分為三層。一層為展廳和理論報告廳。一樓展陳部分用43個『一』,和馬旭同志用過的物件具體講述了馬旭同志光輝事跡。用大量的圖文和革命文物講述了東北抗聯在木蘭的戰斗故事,鮮明再現了楊靖宇、趙尚志、張甲州、張瑞麟等抗聯將士曾經在木蘭地區臥冰爬雪和日寇搏殺的戰斗情景。一樓展廳還融入了木蘭各時期湧現出的先優模范人物。二層是木蘭金源文化展示、臨時展攬、木蘭縣攝影展、馬旭同志居住地武漢市黃陂區文化展室和東北林業大學和木蘭縣共建的生態教室及國防教育教室。三樓是木蘭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內含器樂室、聲樂室、多功能教室、多功能排練廳和木蘭縣圖書館馬旭分館。
木蘭縣馬旭文博藝術中心是弘揚馬旭精神和抗聯精神的主陣地,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課堂,是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重要基地,國防教育一條街的建設更是我縣紅色旅游的打卡地。他們都承載著重要的作用。
國防教育本身是愛國主義的有效載體,具有發展德育和體育的功能,依托的軍事科學學科體系。建設國防教育基地是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質的需要。
我們的第二個國防教育基地是木蘭縣雞冠山密營遺址群,是東北地區最大的抗聯戰跡地。雞冠山方圓40平方千米就是一個大型軍事要塞,密營總數量300-500餘處,戰壕2000-3000延長米,大型糧食儲藏窖17個,土碉堡、環形工事等近百個,分布在500-1500平方千米范圍內。核心區密營面積3.4平方千米,主要由大轉山戰跡遺址、小轉山戰跡遺址、糧食儲藏區和簸箕掌密營組成。使得雞冠山抗日根據地成為迄今為止國內現存規模最大、設施最完善、出土遺物最多、保存最完好的東北抗聯根據地遺址。趙尚志、楊靖宇、李兆麟、馮仲雲、周保中、許亨植、於天放、朴吉松、金策、張瑞麟、祁致中、李延祿、汪雅臣、夏雲傑等抗聯將領,都曾在木蘭這片英雄的土地上領導抗日斗爭。這都具有很深的教育意義。這些英雄人物事跡都深深的刻在孩子們的心中,為建設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更是增添了一份責任,而他們就落在了我們的肩膀上。

這是馬旭文博藝術中心的外觀,用黃與黑的交疊,呈現它的莊嚴與磅礡。


國防教育基地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落牌在馬旭文博藝術中心。

清晨的藝術中心涼爽舒適,清新安靜,從上面看,好像是有一雙手在捧著光明,黨的旗幟照亮了整個藝術中心。

這些都是抗聯遺址中找到的物件,都是戰士們用過的,照片展示的是很多抗聯戰士們事跡的介紹。

青少年文明實踐中心是孩子們學習的樂園。有各種樂器及學習場地、讀書角等都為孩子們提供了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