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鐵證雲展播
2021-09-19 08:04: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董雲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9月19日訊 18日,東北烈士紀念館推出《鐵證如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石井式細菌炸彈彈殼》雲展播。在九一八事變爆發90周年紀念日裡,提醒人們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珍愛和平。

  雲展播中的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石井式細菌炸彈彈殼,國家一級文物。它高68厘米,直徑22.1厘米,重8.75千克,陶質。這枚彈殼現在東北抗聯博物館展廳內展出,是反映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從事細菌武器研制、進行細菌戰的重要罪證之一。

  據東北烈士紀念館有關專家介紹,這種細菌炸彈是第七三一部隊隊長石井四郎親自設計的,故稱『石井式細菌炸彈』。它與一般炸彈有很大區別,細菌炸彈彈殼為陶質。

  彈殼體表面及內部有兩條類似於曲別針樣,呈『M』形分布的溝槽,腰部有一條兩厘米橫槽。彈殼頭部有一個螺旋口,用於安放雷管及引信,尾部裝有調節降落速度的設備。彈殼溝槽內放置少量炸藥即可使彈殼爆裂,爆炸時熱量小,不會傷害彈殼內細菌或帶菌跳蚤。從飛機上投擲後,細菌彈在距地面100~200米高度爆炸,彈內細菌或帶菌跳蚤可大面積散落到地面。萬一細菌炸彈落到地面,強大的衝擊力,足以撞破陶制外殼,也可使細菌泄漏到地面。1941年6月,七三一部隊曾在安達進行過檢查細菌炸彈效能的試驗。

  抗戰勝利後,有關部門和專家學者對七三一部隊駐地進行調查時,發現了這枚細菌炸彈彈殼,後移交東北烈士紀念館收藏。

  另據專家介紹,這種細菌炸彈彈殼為半成品,在全國僅有兩枚,所以極其珍貴。

責任編輯:姜繼周

【專題】勿忘國恥 銘記『九一八』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