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省法院  >  法院動態
搜 索
法庭星級服務如何打造?
2021-09-26 16:54:29 來源:黑龍江法院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今年多開墾一根壟,明年多推出半畝荒。』近年來,隨著土地確權的進行,多佔集體土地的現象逐漸浮出水面,多佔又不繳承包費的問題成為村民與村集體間的突出矛盾。

  面對這一問題,基層黨委政府頗為頭疼。黑龍江省大慶市林甸縣人民法院花園人民法庭主動作為,通過法律手段化解矛盾、解決糾紛,成為一座挺在矛盾最前沿的解紛橋梁。

  這是大慶市著力打造人民法庭星級服務的一個縮影。

  大慶是因油而生的資源型城市,是鐵人精神的誕生地。2015年,大慶被評定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成為黑龍江省唯一一個全市整體申報成功的地級市。近年來,針對農業農村出現的突出問題,大慶市兩級法院把傳承弘揚鐵人精神融入人民法庭建設中,將護航綠色發展、助推鄉村振興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上,收到積極成效。

  乾警下沈村屯現場釋法析理

  『有肉爛在自家鍋裡,國家的土地也沒讓外國人種。』林甸縣花園鎮鎮長張新勇說,老百姓這句大白話看似有道理,但多佔土地損害的是村集體的利益。

  『多佔地確權的本質是對村民現有的二輪土地承包合同面積以外的土地進行確權,處理好此問題,不但有利於平息村民與村集體經濟組織之間的矛盾,也為惠農利農政策落地打下基礎,讓鄉村振興戰略在法治的環境下更好實施。』大慶市中級人民法院專委張潤柏介紹說,大慶中院從各人民法庭抽調精乾力量組織專班,對多佔地確權案件進行巡回辦理、專項推進。

  專班乾警下沈村屯、深入農戶巡回辦案,對村民關心的『多佔地面積收費是否合法』『交費可以享受什麼政策』等問題現場釋法析理,有效開展政策解讀、加速矛盾化解。

  面對前來采訪的記者,巴彥查乾鄉村民老白憨笑道:『還是法官講得明白,這費用該交,交了費土地就確權了,以後再有好政策,這塊地也能享受到了。』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人民法院連環湖人民法庭、胡吉吐莫人民法庭僅一周就巡回辦案、現場調解土地確權糾紛262件。該院院長劉震說:『今後將繼續加大釋法析理及政策解讀宣講的力度、深度和廣度,確保專班工作覆蓋全縣5鎮6鄉79個行政村。』

  在下村入戶宣講政策、化解矛盾的基礎上,人民法庭還積極為基層黨委政府加強農村集體被多佔土地的管理提供法律服務。

  林甸縣花園鎮黨委書記李興龍介紹,花園人民法庭幫助鎮黨委出謀劃策,明確競價發包、上打租(先交錢後種地),以及30%用於償還歷史陳欠、70%用於發展生產、改善生活的多佔地收費分配『三七法』,僅2020年花園鎮承包田多佔地收費就達176.7萬元、機動地多佔地收費達502萬元,在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司法智慧』,作出了『司法貢獻』。

  服務因地制宜助推產業發展

  大慶市兩級法院堅持把人民法庭建設放入轉型發展大局中去思考、去定位,緊密結合人民法庭轄區地域優勢、文化傳統、發展特點,找准服務大局重點,創新服務大局舉措。

  法官對法治社會建設作用之大,林甸縣眾曄畜牧總經理於守龍深有感觸。他向記者回憶起兩年前的遭遇:林甸縣曾經是國家級貧困縣,縣委、縣政府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治本之策,大力實施『托牛入場』扶貧模式。2019年9月,林甸縣15家奶牛養殖企業向林甸縣法院提出仲裁前財產保全申請,訴稱其通過北京某公司代理購買的5000頭奶牛運至河北省黃驊市時,因代購公司人事變動、經濟糾紛,農場拒絕按協議約定交付奶牛。

  扶貧項目不能有半點閃失。時任林甸縣人民法院花園人民法庭庭長的陳暉率領法律團隊連夜趕赴河北黃驊,妥善對爭議奶牛進行保全。經過9天的協商交涉,最終將奶牛全部安全運回林甸縣。

  張潤柏說,大慶市兩級法院緊扣三農工作重心、從脫貧攻堅歷史性轉移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後的新任務新要求,指導人民法庭以司法手段,服務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推鄉村產業發展。

  肇源縣人民法院茂興人民法庭結合轄區自然資源豐富、農林牧漁並舉的特點,致力於打造綠色生態、共享狀態、發展常態『三態良鄉』司法品牌。

  在走訪黑龍江鵝香久食品有限公司時,茂興人民法庭了解到該企業經營狀況不景氣,主要原因是大鵝養殖業效益下滑,養殖戶積極性降低,大鵝供應環節出現問題。法官遂結合法律政策、司法經驗出謀劃策,建議企業與養殖戶簽訂定向養殖收購合同,采取向養殖戶發放養殖扶持金、派出專家團隊指導等方式,運用企業優勢扶持養殖戶,並協助企業擬定合同,為企業與養殖戶的合作提供司法助力。

  在茂興人民法庭指導下,該企業制定合作計劃,與30家養殖戶簽訂養殖收購合同、發放養殖扶持資金20萬元,如果鵝苗全部成活出欄並被企業收購,企業盈利預計達400萬元。

  參與基層治理深化多元解紛

  2021年7月,家住肇源縣福興鄉永興村的劉某因土地相鄰權糾紛與鄰居產生了矛盾,本打算到肇源縣人民法院三站人民法庭提起訴訟,考慮自己家到三站鎮有百公裡的距離,心裡不禁打起了『退堂鼓』。

  但村長告訴他,三站人民法庭在轄區各個村屯都設立了調解站。劉某便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到調解站,在人民調解員小張的幫助下,按照『網格+聯動』調解流程,通過人民調解平臺在線聯系三站人民法庭庭長高捍東,經過法官遠程釋法明理和人民調解員耐心調解,劉某與鄰居解決了矛盾,達成了和解協議。劉某還向三站人民法庭申請了司法確認,用法律文書進一步保障自己的利益。

  劉某高興地說:『我這案子要是到鎮裡去立案,路上就得小半天。現在方便了,有了調解站,還有遠程調解,前前後後纔用了1個小時,既解決了糾紛,又節約了時間,還有法律文書保障,真是一舉三得。』

  『三站人民法庭努力打造「耕·和」涉農調解特色品牌。肇源縣法院以三站人民法庭為試點,在大慶率先完成了多元解紛觸角的村屯級建設。』高捍東介紹說,目前三站人民法庭的調解網絡已全面覆蓋轄區30個行政村、145個自然屯,通過信息聯調處置糾紛103起,達成調解協議,當場履行金額157.7萬元。

  大慶法院人民法庭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大同區人民法院林源人民法庭『村屯棚調解室』,杜爾伯特縣人民法院連環湖人民法庭『安達蒙語調解室』『旅游調解室』,肇源縣人民法院新站人民法庭『商貿物流調解室』等特色調解室紛紛掛牌,不斷加強與社區、鄉鎮、村屯、企業的訴調對接,及時高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切實增強了鄉村基層社會治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責任編輯:郭麗穎

【東北網專欄】黑龍江省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