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哈爾濱9月29日電 隨著72位轉盤式擠奶機開動,一頭頭奶牛走上機器,開始了每天三次的自動化擠奶,在擠奶工的操作下,不到兩個小時,就完成了800多頭奶牛的擠奶工作……這裡不是國外大型奶牛場,這裡是哈爾濱市雙城區幸福街道久援村。隨著打造高品質食品工業之都目標的提出,雙城區在保證農產品穩產高產的同時,推進食品工業高質量發展,一批食品企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截至目前,規模以上食品工業年產值達到了106億元。
排著隊擠奶的奶牛
每天下午三點,常亮會准時出現在72位轉盤式擠奶機旁,帶著五六名同事做准備工作。『以前為奶牛擠奶都是用手擠,這幾年改成了機器擠奶,自從引進轉盤式擠奶機,更加智能化了,效率也更高了。』常亮說。

72位轉盤式擠奶機為奶牛擠奶。劉釋誠攝
在對機器進行消毒時,800多頭奶牛開始分批次從不同的牛捨向轉盤式擠奶機聚集,隨著擠奶機轉動,一頭頭奶牛自動走上擠奶位,常亮為奶牛戴上奶罩,開始自動擠奶。每個擠奶位都有小屏幕,記錄奶牛出奶量,擠奶結束,奶罩會自動脫落,常亮會跟同事們再次為奶牛消毒。
擠奶機轉一圈是10分鍾,800多頭奶牛用了不到兩個小時就完成擠奶,操作人員只需要五六個人,真正做好到了智能化、集約化,省時省力。
這個奶牛廠位於哈爾濱市雙城區幸福街道久援村,是雀巢奶牛養殖培訓中心,為雙城雀巢有限公司提供奶源。2014年建立後,已經從最初飼養800頭奶牛,發展到如今的3000多頭,規模化、智能化的飼養,保證了奶牛的出奶量,也保證了奶源的安全性。
等待下金蛋的飛鶴
在雙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新興工業園區內,飛鶴(哈爾濱)乳業食品有限公司智能產業園正拔地而起,預計2022年1月試運行。

在建的飛鶴(哈爾濱)乳業食品有限公司智能產業園。劉釋誠攝
『雙城是世界黃金奶道,奶牛養殖業發達,飛鶴也是看中了這一點,在2020年1月9日簽約落地雙城。』飛鶴(哈爾濱)乳品有限公司高級經理張俊青說,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建設,只用了三個月時間,新興街道、開發區、發改、建設、土地等部門,為企業提供強有力支持,讓『飛鶴』真正在雙城落地生根。
『營商環境和服務都很好,項目審批跑一次就能辦好,雙城區在整個項目的引進到建設,配套工作非常到位。』張俊青介紹,智能產業園項目試運營投產後,預計年產各種乳制品10萬噸。
除了飛鶴,娃哈哈、完達山等食品企業都在雙城建有生產基地。肥沃的黑土地,便利的交通環境,良好的營商環境,讓越來越多的食品企業入駐雙城。
圓滿的農產品『答卷』
糧食作物43.9億斤,奶牛存欄90066頭,肉牛飼養76449頭,生豬飼養量3222000頭,這是雙城區在2020年交出來的農產品答卷。
作為黑龍江省南大門,位於北緯45度的黃金奶道和玉米帶,雙城區的農業一直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糧食總產穩定在40億斤以上,實現十二連豐;規模化養殖場120個,肉蛋奶產量43.3萬噸,是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縣;蔬菜、花生、食用菌和中草藥等經濟作物面積達到26.2萬畝。

雙城區的城區街景。劉釋誠攝
未來五年,雙城區的玉米、水稻種植面積將穩定在310萬畝以上,推動新興街道火麻、韓甸鎮花生、萬隆鄉馬鈴薯、周家街道南瓜等種植加工項目建設,構建農業高附加值產業體系。推廣『企業+合作社+基地』經營模式,建設蔬菜、食用菌等10個特色產業示范基地。
同時,大力推廣雀巢、現代牧業等龍頭企業先進養殖技術,引進南京雨潤、大北農等生豬養殖項目,提昇畜禽養殖科學化、智能化水平,實現奶牛、肉牛和生豬養殖規模的進一步擴大。
走在路上的食品工業之都
現在,雙城農業已經向產業化邁進,一大批優質農產品加工企業和食品企業拔地而起。雀巢、飛鶴、娃哈哈、完達山、大眾肉聯,老村長,龍江家園等一批大型食品企業在雙城落地生根。截至目前,雙城擁有規模以上食品企業23家,年產值106億元。
在未來規劃中,雙城區把食品產業的主攻方向放在優質食品加工上,不斷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提昇產業效益,加快產業集聚。通過做大做強以食品加工為牽動的第二產業,帶動以現代農業為基礎的第一產業和以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為代表的第三產業深度融合、整體提昇。

雙城雀巢有限公司航拍。劉釋誠攝
促進雀巢、老村長、盛龍酒精、龍江家園、娃哈哈、天順源、大眾肉聯等龍頭企業增資擴產、裂變發展;加快建設具有集中采購和跨區域配送能力的農產品物流集散中心、線上線下交易中心,完善食品產業配套體系;圍繞乳制品、白酒、肉制品、禽蛋等優勢產業鏈條,推動優質食品加工擴產能、增效益,形成一批具有強勁拉動力的『領軍企業』『雛鷹企業』。
冒著油花的黑土地,讓雙城有了得天獨厚的農業資源。如今,豐富的農業資源正在工業化、產業化,通過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讓農民更加富裕,讓生活更加美好,在『現代農業興區食品產業強區』的引領下,雙城區開始向高品質食品工業之都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