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龍江志願者奮戰疫情防控第一線
最美『志願紅』 情暖一座城
黑龍江日報10月2日訊 大疫顯大愛,萬眾心連心。疫情再次來襲,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十萬龍江志願者積極響應號召,勇赴抗疫一線,四百萬注冊志願者以堅定的信念、崇高的情懷、必勝的勇氣,擔當起協力抗疫的光榮使命。紅馬甲、紅袖章、小紅帽不斷匯聚成一股股暖流,溫潤著人們的心田。
黨員志願者聞令爭先
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黨員志願者活躍的身影。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省直機關工委迅速組織中省直機關黨員乾部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各部門聞令而動,僅12個小時,第一批2038名中省直機關黨員乾部集結完畢,奔向社區防疫第一線。省文明辦發出『戰疫有我·志願同行』主題志願服務行動通知,組織動員全省2560個省級文明單位率先垂范,在防控疫情斗爭中作出表率。全省3400個社區黨支部堅守第一線,帶領廣大志願者落實社區防控、疫情篩查、核酸檢測等工作任務。
天剛蒙蒙亮,家住哈爾濱市道外區的75歲老黨員志願者田興華就離開家來到社區檢測點,熟練地換上防護服,帶上紅色『志願者』袖標。『大家保持好距離,請掃一下健康碼』,在檢測點,田興華耐心向來往的居民一遍遍重復著同一句話。自疫情發生以來,這位老黨員志願者始終堅守在防控一線,分發物資、卡口值守、防疫知識宣傳……只要有需要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抗疫的關鍵時刻,咱是黨員,歲數雖然大些,也要衝在前。』田興華笑著說。
『核酸檢測馬上開始,每個崗位都需要人手,我不能「掉隊」,讓我上……』哈爾濱市道外區薈芳裡社區『80後』工作人員吳瓊給單位領導打去『請戰』電話。前一天,因疲勞過度,她暈倒在崗位上,送醫治療後,身體的不適纔有所緩解。這些日子,在疫情防控一線『讓我上』成為全省24.3萬黨員志願者的口頭禪。巴彥縣黨員乾部全部到崗,1209名縣直單位乾部和4707名鄉鎮乾部下沈村屯(社區),築牢基層防疫『紅色防線』,成為當地群眾戰勝疫情的『主心骨』『貼心人』。
醫療志願者奮戰一線
巴彥縣是此輪疫情的中心,興隆鎮又是疫情的『震中』。疫情發生後,省衛健委緊急部署,省疾控中心、省醫院、哈醫大一院、哈醫大二院等有關單位積極響應,僅用兩個小時,就派出由醫技、護理、行政及後勤等200餘人組成的首批緊急衝鋒隊,奔赴巴彥縣馳援疫情防控工作,與當地醫務人員共同構築起同心『戰疫』的堅固防線。和檢測醫療隊同期抵達的還有屢立戰功的『火眼號』移動檢測實驗室以及核酸檢測方艙。
哈爾濱市阿城區金城衛生服務中心組建以黨員為骨乾的醫護人員巾幗突擊隊,連夜完成6000餘人核酸采集任務,為500餘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居民提供上門采集服務。
在各級志願者組織和廣大志願者的支持幫助下,全省22萬專職醫護人員,30.2萬衛生志願者全力以赴做好核酸檢測工作,為防止疫情擴散蔓延提供有力保障。
青年、巾幗、老年志願者盡展風采
團省委第一時間對全省各級團組織進行動員部署,號召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立即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省青基會緊急向巴彥團縣委撥款20萬元資助受疫情影響的家庭困難學生。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牡丹江市4729名青年志願者奔赴一線,協助社區工作人員有序開展外來返鄉人員排查登記、社區公共場所掃碼、測溫等工作。
中秋節以來,在哈爾濱市南崗區新春街道辦事處的幾處核酸檢測現場,總能看到一些身穿印有『巾幗志願者』字樣服裝的老大姐,協助社區工作人員組織居民進行核酸檢測。秋夜裡,居民們看到她們被雨水打濕的身影,陽光下,老人們看到她們流汗的笑臉,有人說:『這些都是我們身邊的平凡人,但卻做得不平凡!』朴實的話語,道出百姓對巾幗志願者由衷的敬意和感謝。
哈爾濱市南崗區兩百名老年志願者在各街道轄區現場執勤維護秩序,第一輪全員核酸檢測持續60小時,老年志願者們輪班堅守崗位,以真情付出、無私奉獻演繹『最美夕陽紅』。
每一個龍江人都在為抗疫努力
抗擊疫情的戰斗正在進行,89萬青年志願者、33萬巾幗志願者、37萬職工志願者、27萬老年志願者、27萬紅十字志願者、18萬龍警愛心志願者、19萬慈善志願者……全省人民的支持和鼓勵支橕著這支龐大志願者隊伍勇毅前行。愛心組織和群眾自發為志願者送來消毒液、防護服、棉大衣等防疫保暖物資;核酸檢測現場,居民們為他們豎起大拇指;省志願服務聯合會積極為志願者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每位志願者的背後,都挺立著向善力量。
危難關頭、挺身而出,急人所急、幫人所需,點滴溫暖、匯聚大愛……這是全省志願者的抗疫風采,也是志願精神在龍江更深層次、更大領域的傳遞與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