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搜 索
實用技能人纔漸成鄉村振興主力軍
2021-10-04 07:50:5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郭銘華 孫思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0月4日訊 鄉村振興,人纔是關鍵,各類農村實用人纔能夠帶動城鄉間信息、技術、市場、資金、管理和理念的密切聯動和深度融合。

  記者從省人社廳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全省技工院校針對農村勞動者共開展技能培訓22.14萬人,招收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學生4806人,並對2.47萬農村貧困人員通過學習培訓實現省內技能就業,為農村勞動力轉移、脫貧攻堅做出了重要貢獻。

  免費傳手藝

  農村娃捧上『鐵飯碗』

  記者初次見到王國峰時,他正在加工廠忙著制作剛剛接到的訂單,不大的廠房裡焊花閃爍,這裡每年能夠生產近50萬元的鐵藝產品。

  『我們雙興鐵藝加工廠目前主要加工銅門、白鋼門、樓梯扶手、電動伸縮門、遙控車庫門、鐵藝圍欄、小型鋼結構等。』王國峰一邊移開遮擋在面前的安全防護面罩,一邊熱情地向記者介紹。

  從初中畢業生到如今的鐵藝加工廠老板,在王國峰看來,是技術改變了他的人生。王國峰家住雞東縣農村,父母都是普通農民,正巧當時國家對農村生就讀技校給予免費的優惠政策,征得父母的同意,王國峰來到黑龍江技師學院,開始接觸並學習焊接技術。

  『人生的路不只考大學一條,學習一門技術也一樣可以實現自己的價值。』王國峰自信地說道。如今,學成手藝的王國峰回到家鄉,在自己創辦的工廠裡,不但招收了2名從黑龍江技師學院畢業的『小師弟』 ,還安置了4名下崗工人,每人每月4000元左右的收入,生活穩定。『通過我的這個店,可以帶動一部分農民就業,別看廠子現在規模不大,等有了更多流動資金後,我還想引進等離子切割和衝孔設備,客戶對這方面的需求也不少,目前在東北還是個空白,這樣就可以推動工廠發展壯大,也能解決更多人就業。』王國峰信心十足。

  技能提昇定制服務

  練就鄉村學子過硬本領

  『焊接的火候全掌握在手上,不僅要求手臂有力,還要求關節靈活,乾活既准又穩。』說到專業知識,沈默內斂的李永奇話逐漸多了起來。

  『當初選擇焊接專業,就是希望能擁有一門過硬的技術。』2015年,中學畢業的李永奇走進黑龍江技師學院的校門,成為了汽車工程與焊接技術系2015級秋高焊1班的學生,開啟了他的『火花』人生。

  指導教師曲英良告訴記者,在大家心中,李永奇既刻苦又認真,為了練習穩定性,他特意將一塊磚或鐵吊在手腕下,每天堅持練。功夫不負有心人,2018年3月,李永奇獲得了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黑龍江選拔賽第二名的好成績。隨後,他又憑借認真踏實和過硬的焊接技術,獲得了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招聘人員的認可,以15000元的月薪將其錄用。李永奇表示,他希望自己未來能夠在工作中發揮更大的價值。

  『專業設置必須對接市場發展,讓學生一出校門就能夠直接適應企業,還要考慮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此我們設置了三種模式服務農村學生。』

  黑龍江技師學院院長徐曉偉對記者說,中短期職業技能培訓主要面向社會的城鎮失業人員和農村轉移勞動力培訓,開設了具有較好就業前景的高級母嬰護理、養老護理、保健按摩等相關專業;擴招培訓針對下崗失業新生代農民工、殘疾人等群體,根據學生的學習意向開設專業;全日制教育則是面向適齡青年開展學制教育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中級工、高級工和預備技師。

  技能人纔

  成為鄉村振興主力軍

  『近年來,我省把加強農村籍學生技能人纔培養和農民教育培訓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加快培育適應和服務農業強省建設的高素質鄉村人纔隊伍,在不斷提昇鄉村人纔技能「含金量」的同時,加快創造良好的就業創業政策環境,把他們打造成鄉村振興主力軍。』省人社廳職業技能建設處副處長李雙春告訴記者,《黑龍江省職業技能提昇行動實施方案(2019年至2021年)》開展以來,繼續對在全省各技工院校就讀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實行免學費、免鑒定費、免住宿費、免教材費、免服裝費、享受國家助學金的『五免一助』政策,並開展了職業技能提昇計劃——『春潮行動』,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提昇計劃、農民工學歷與能力提昇行動計劃——『求學圓夢行動』、農民教育培訓項目和農村實用人纔帶頭人素質提昇計劃等,為鄉村振興儲備大量技能人纔。

  李雙春介紹說,下一步,我省技工院校將積極面向幫扶家庭子女及勞動力等各類群體廣泛開展招生工作,繼續實施雨露計劃,對幫扶家庭子女接受技工教育給予補助。同時,還要支持優質技工院校與重點幫扶縣技工院校建立對口幫扶關系,鼓勵院校采取聯合招生、專業聯建、師資交流等多種渠道和方式,援助改善基礎條件、擴展辦學規模、建設特色專業。

  專家建言:內育強鄉、

  築巢守鄉、雁歸興鄉、反哺旺鄉

  東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院教授司靜波認為,高技能人纔作為鄉村產業發展的主導者、土地集約化生產的創新者、鄉村德治建設的引領者,是鄉村振興支橕點和鄉村發展的新動能。她提出,加強農村技能人纔培養,要內育強鄉、築巢守鄉、雁歸興鄉、反哺旺鄉,助力鄉村振興。

  司靜波解釋說,『內育』,就是精准、高效培養農村技能人纔,有針對性開展種養能手、能工巧匠、生產經營、社會服務、數智技術、非遺傳承等技能培訓,建強技能人纔庫和培訓示范基地;『雁歸』,就是千萬白計招引本籍高素質青年和農村技能人纔,引育並重、校縣協同,廣泛吸納青年群體特別是高校畢業生、技工畢業生回鄉工作、創業;『反哺』,則需建立高技能人纔信息載體,暢通聯絡、對接機制,用親情呼喚高技能人纔返鄉建功立業;『築巢』,就是完善農村技能人纔政策機制建設,在融資擔保、政策補貼、市場開拓、產品經銷,以及人纔技能認定、職稱評審、發展通道、待遇保障等方面建立健全政策體系,『巧築巢』『築暖巢』,使高技能人纔樂業安居,擔當奉獻。

責任編輯:姜繼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