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5日訊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對海探測新體制雷達理論體系的奠基人——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教授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劉永坦院士的先進事跡經媒體報道後,在龍江大地、社會各界,特別是科技界引起熱烈反響。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三研究所蒸汽動力事業部部長王超說,劉永坦院士紮根黑土地,四十年如一日,帶領團隊從零起步、矢志不渝,堅持自主研發新體制雷達,為中國的萬裡海疆修築了一道『海上長城』。這輝煌的成績背後,是勇於探索、開拓創新的科技精神,是持之以恆、永不言棄的初心使命,更是以身許國、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這些無疑堅定了科研人員科技報國的決心。
從事船舶動力研究近二十年,王超深知國防科技的核心技術是要不來,等不來的。『每一項技術創新需要經過反復的計算迭代、大量的試驗驗證和持續的設計改進,更是需要像劉永坦院士那樣對科技的執著精神和對事業的奉獻精神。讓青春綻放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王超說,他所從事的船舶動力領域,還有很多技術難題等著他們去攻關,還有很多『卡脖子』問題等著他們去解決。作為青年科技工作者,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當中,將以劉永坦院士為榜樣,傳承紅色科技基因,弘揚『時代楷模』精神,努力拼搏,不負韶華,在國防科技事業中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劉永坦院士是我國科技工作者的傑出代表,更是哈工大人的榜樣,他和我父親都是哈工大「八百壯士」精神的典型代表。我從小就在哈工大校園裡生活,父輩們不求名利、踏實專注學術研究的精神和嚴謹治學、求真務實的態度,深深影響著我,在我內心深處早早埋下了科技報國的種子。』在收看了劉永坦院士的事跡後,哈爾濱新光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康為民感觸頗深。
康為民說,劉永坦院士胸懷祖國,紮根龍江60載,一生只做一件事,一輩子推動國家對海探測領域前瞻布局,帶出了一支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雷達鐵軍』,鑄就了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的海防重器,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極少數擁有新體制遠距離雷達這一核心技術的國家,為我國建設海洋強國作出了卓著貢獻;他為人師表、身正為范,堅守科研誠信和學術道德,為黨育人、為國育纔,樂於奉獻、甘為人梯,把為學、為事、為人統一起來,培養了一大批科技領軍人纔。他的事跡激勵我要堅守報國初心,不負偉大時代。
『我在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後,一直在哈工大從事光學領域研究和教學工作,之後創業成立哈爾濱新光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並於2019年成為東北地區唯一一家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無論從事教學、科研工作,還是創辦企業,我始終繼承哈工大「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精神,堅定科技報國的信念。』康為民說,劉永坦院士的動人事跡激勵的絕不僅是哈工大的某個人和某個團隊,而是『國之重器鑄造者、紅色工程師搖籃』哈工大中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學子。自己作為哈工大培養的科技工作者,要帶領團隊學習劉永坦院士身上的家國情懷和科學精神,立足崗位和研究領域,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強化使命擔當,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創新人纔培養、科技創新企業地位強化等工作再上新臺階,為龍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科技力量,為培育更多傑出人纔、打造更多國之重器保障我國制導類武器的精確打擊能力、助力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再建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