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6日訊(記者 許諾)金秋十月,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校園裡紅旗獵獵、燈籠微蕩,滿目紅浪翻湧,愛國之情心中躍動,印證著這所百年學府與國家發展同向同行的質朴初心。

國慶前夕,中國科學院與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劉永坦院士的先進事跡在哈工大師生朋友圈『刷屏』,全校師生紛紛寫下感悟,他的責任擔當、家國情懷和科學精神極大激勵了廣大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學生,他的精神堅定了為科學研究和人纔培養事業奮斗終身的決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紮根龍江、建功立業。
劉永坦院士紮根黑土地,他帶領團隊從零起步、艱難探索40年,傾盡一生,為國家築就了一道『海防長城』,凝聚了一支『雷達鐵軍』,又在自己八旬高齡時,將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用於國家電子信息領域人纔培養,傳遞出了一支熱烈的火把,鼓勵更多年輕人踏上這條艱辛而光榮的道路。

劉永坦院士為黨和人民奮斗的歷程,正好同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歷史進程高度重合。他們這一輩人對國家的理解、對人民的愛、對民族復興的期盼,源自一生與國家生死與共、與人民同甘共苦的歷史考驗,源自真摯熱烈、刻入靈魂深處的家國情懷和責任使命,是我們後輩難以望其項背的。他一生飽含著對黨和人民的赤子之心,以身許國、科技報國、淡泊名利、獎掖後學,啃下硬骨頭、闖出『無人區』,帶領『雷達鐵軍』踐行了『為國造利刃』的錚錚誓言,以卓著功勛詮釋了科學家精神的精髓真諦。
劉永坦認為,如今獲得的榮譽不僅屬於個人,更屬於這個偉大時代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多年來,劉永坦心系母校,將『我感謝培養我的母校——哈爾濱工業大學』這句話掛在嘴邊。劉永坦希望,把知識分子的朴素想法努力變成現實的故事,能夠激勵廣大學子樹立堅定的報國信念,把國家需要作為乾事創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各領域創造更多利國利民的重器、利器。
哈工大黨委書記熊四皜說,劉永坦院士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先鋒力量的典型代表,他出生於家國蒙難的舊中國,從小萌生朴素的愛國心、強國夢。劉永坦院士是哈工大人『紮根東北、愛國奉獻、艱苦創業』的先鋒模范,上世紀五十年代,他響應黨中央號召,遠離家鄉、一路北上考入哈工大,在這片黑土地上紮根一輩子,帶領團隊四十年自力更生,鑄就了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的海防重器,以深厚的黑土地情懷在龍江大地上書寫了哈工大人愛國奉獻的堅守擔當。
為傳承以劉永坦為代表的老一代科學家精神,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家國情懷、創新思維、領軍能力的拔尖創新人纔,2021年5月13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增設『永坦班』,這是繼學校在去年招收的兩個特色班——小衛星班、智能機器人班基礎上,新增設的以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劉永坦院士名字命名的『永坦班』,面向未來新體制雷達探測技術等領域,為國家著力培養和輸送電子信息領域的領軍人纔。這是哈工大面向新百年培養拔尖創新人纔的重要舉措。

作為首屆永坦班學生,高若瑜倍感驕傲和自豪:『劉永坦院士在風雨如晦中立下「刻苦學習,科學報國」的朴素理想,在科研與生活條件困難重重之時勇往直前攻克技術難題,為祖國海防裝上「千裡眼」,在成就卓著之時選擇向更高目標砥礪前行,在榮譽加身時捐獻獎金為黨育人。他向我們詮釋,要做仰望星空、理想遠大的追夢者,做無畏困難、追求卓越的奮斗者。』
劉永坦成立了人纔培養基金,親自擔任『永坦班』班主任。他以卓著功勛踐行了『為國造重器』的錚錚誓言,以『大先生』胸懷詮釋了科學家精神的精髓真諦。
談到劉永坦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黨委書記熊四皜表示,劉永坦院士用一生詮釋了一名紅色戰略科學家的初心和堅守,始終是全體哈工大人做人的標杆、學習的楷模、奮斗的航標。
截至目前,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先進事跡報告團已面向校內師生和社會各界開展宣講50餘場,覆蓋10萬餘人次,宣講行程超過8000公裡。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領導下,哈爾濱工業大學紮根東北、愛國奉獻、艱苦創業,打造了一大批國之重器,培養了一大批傑出人纔,為黨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裡,哈工大迎來百年華誕。面向新百年,哈工大將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致哈工大建校100周年賀信精神為引領,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國之大者』,繼承和發揚以劉永坦院士為代表的老一輩哈工大人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加快推進人纔培養、隊伍建設、科學研究、內部治理四項重點領域改革,堅持紮根東北、愛國奉獻、艱苦創業,不斷改革創新、奮發作為、追求卓越,為各類人纔搭建乾事創業的平臺,培育更多傑出人纔、打造更多國之重器。
如今,剛剛踏入哈爾濱工業大學2021級『永坦班』學生孫汕,開啟了一個嶄新而又寬廣的平臺。當得知哈工大開設了永坦班時,孫汕毫不猶豫地選擇報考,希望能夠在名師大家的帶領下,徜徉知識海洋、聆聽真知灼見、練就過硬功夫,為提昇國家科技實力貢獻力量,成長為雷達領域的傑出人纔。現在,他距離實現自己的夢想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