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2日訊(記者 楊帆) 2021年的中秋節對於哈爾濱人來說,注定是一段不同尋常的記憶。對於哈爾濱市道裡區通江街道辦事處紅星廣場社區的殘協專職委員趙丁來說,更是一次終身難忘的歷練。趙丁雖然身有殘疾,但身為一名共產黨員,他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和核酸檢測的第一線。從數據統計員到程序培訓員,從程序培訓員到信息采集員,面對工作任務一次次調整,她照單全收,每一次『變身』,都是使命所系,擔當所在。

在第一次全員核酸檢測中,趙丁承擔著外采組的數據統計和聯絡工作,她邊工作、邊思考、邊總結,不斷優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確保了外采組全部檢測數據統計、上報工作准確無誤。第二次全員核酸檢測開始,啟用全新的信息采集程序,趙丁自己研究、反復琢磨,很快就熟練掌握了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領。她連夜把軟件程序和注意事項一遍遍演練,培訓講義一次次更新,只為讓參訓人員能夠快速上手、准確操作,由她培訓的六批30名信息采集員全部圓滿完成了信息采集任務。
采集程序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核酸檢測效率,通江街道為了方便市民采集,減少排隊等候時間,增加了檢測點位。看到信息采集人手不足,趙丁主動要求從『後方』去支援『前線』,從培訓員變身為信息采集員,參與四次全員核酸檢測,采集四千餘人信息。
『記得10月1日下午,因為原來的采樣收集員被緊急抽調到隔離工作崗位,我臨時擔任起了采樣收集員的工作。』趙丁說。由於時間緊,任務重,她從乾中學,從學中乾,自己找門道,完善流程,提高效率,順利完成3萬餘人的樣本收集轉運工作。
疫情之下,全員核酸檢測之時,趙丁聞令而動,無私忘我,克服身體障礙和不適,詮釋著社區工作者的堅強與不屈,踐行著『作為一名黨員,哪裡有需要,我就去哪裡!』的錚錚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