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爾濱市道裡區社區助老餐廳。

老年人手機課堂。
黑龍江日報10月14日訊 又逢重陽節,養老話題再引社會關注。當今社會新科技新技術日新月異,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適應新時代?近兩年,我省多措並舉,聚焦老年人飲食、就醫、安全等生活難題,以一系列創新和努力幫助老年人融入智能時代,共享信息化發展成果。到2025年,全省每個市(地)將至少建成1個智慧養老街道或社區。
現象:『數字鴻溝』橫在老人面前
哈爾濱退休教師梁老師和老伴均已年過八旬,他們的三個孩子都在外地工作和生活。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經濟時代,出門面對隨處可見的二維碼,看著智能手機中令人眼花繚亂的各種新功能,兩位老人茫然無措。近年來,隨著智能化服務的廣泛應用,像梁老師這樣的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面臨的困境日益凸顯。
記者從黑龍江省發改委了解到,我省老齡化程度較高,而且整體呈現出增速快、高齡多、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比例高等特點。當前,在我省3185萬人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有近740萬,佔比超過23%,高於全國同級別4.5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497萬多人,佔比15.6%,高於全國同級別2.1個百分點。
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幫助老年人適應互聯網經濟生活,成為老齡化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
舉措:智慧養老新探索
最近,哈爾濱市道裡區群力家園社區75歲的張大爺高興地發現,家門口開了一家助老餐廳。餐廳裡菜品豐富、價格實惠,花不上10元錢就能吃一頓營養餐。『這回可好了,我再也不用為每天吃飯發愁了。』張大爺興奮地告訴周圍的老朋友。
助老餐廳是哈爾濱市道裡區探索智慧養老的創新之舉。近兩年,哈爾濱市道裡區為應對人口老齡化,以社區助老餐廳為切入點,建設社區老年助餐服務工程,在20個街道、156個社區建設了社區助老餐廳和老年助餐點。老年人就餐時可以刷『敬老助餐卡』支付結算,既方便又快捷。目前,道裡區正在籌建『社區老年助餐智慧雲平臺』,同步研發社區老年助餐手機APP,將為老年人提供線上訂餐、預約送餐等服務,實現『舌尖+指尖』上的智慧養老。
推進智慧養老,哈爾濱、大慶等地紛紛構建覆蓋城鄉的智慧養老平臺。哈爾濱市廣泛利用各類社會養老服務資源,研發建設龍江智慧養老平臺,整合加盟企業1000餘家、志願者3700餘人扶老助老,讓老年人足不出戶享受到助餐、助浴、家政、陪醫送藥、心理慰藉及志願者關愛救助等100餘項生活幫助服務。
大慶市惠澤養老之家智慧助老服務系統將老年人醫療、出行、繳費等日常高頻服務需求和社會服務供給相聯接,制訂6大類32項菜單式服務,實現老年人一鍵呼叫或一電呼叫,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服務。
推進智能化產品開發及應用,哈爾濱市為城區特殊困難老年人免費發放愛心手環和智能腕表,開展緊急呼叫、老年人身體指標監測、居家社區養老等多項服務。大慶市也在養老機構中推行老年人智能穿戴設備,隨時監控安全。
隨著『候鳥』老人的增多,異地醫保問題成為老年人關注的焦點問題。我省利用5G新技術,創新實施醫保『視頻辦』,在全國醫保系統首先創建視頻遠程服務平臺,開通5G視頻客服便民服務熱線,讓老年人享受專業醫保工作人員『一對一』『面對面』服務。同時實現異地安置人員預留銀行卡信息修改、異地安置退休人員備案登記、異地居住人員轉診轉院備案登記等10項醫保業務。為海南『候鳥』老人開通『兩城一家』業務,尤其受到老年人的歡迎。有了這項服務,老人無須辦理任何手續,在參保地黑龍江省和就醫地海南省都可以持卡就醫購藥。
推進老年人便利就醫,是實現智慧養老的重點。在我省,一些醫療機構多措並舉為老年人提供就醫便利。有條件的醫院在線下開設老年病門診,並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陪檢服務,讓老年患者掛一個專家號就可以享受到醫院多科室資深專家的聯合專業診治,享受『一站式』便捷診療服務。同時在線上設立老年專用通道,方便老年人就醫看病,並通過互聯網醫院提供視頻問診、電視醫院、藥品配送等服務,最大限度幫老年人把醫院『搬』回家。
電信行業在智慧養老領域也大有可為。一些通信企業為老年人提供定制化電信服務,針對老年人增設方便快捷的『一鍵接入』客服人工專席,為群眾提供定時語音呼叫、詐騙電話攔截、父母活動范圍查詢等服務。
未來:扶老共進智能時代
扶助引領老人適應智能時代、融入智能時代,我省一些地區依托社區中心、養老機構、老年大學等專門為老年人開展手機課堂,教會老年人如何正確使用智能手機;如何操作支付寶、微信等生活中高頻使用的軟件並避免電信詐騙;在疫情防控應急狀態下如何掃碼乘車、出入小區等掌上便捷功能,使老年人應用智能技術愈加普遍。
當前,我省智慧養老新探索正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各行業優化老年人出行、就醫、日常生活、辦事等多方面服務。長輩版『龍江人社』移動客戶端首月注冊人數即達到36.7萬人,通信客服熱線『一鍵進入』人工客服功能接聽65歲以上老年人來電73萬次。在哈爾濱市,龍江智慧養老平臺覆蓋897個社區,累計服務老年人12.73萬人次;哈爾濱市道裡區辦理敬老助餐卡24646張,建成78家社區助老餐廳和老年助餐點,覆蓋全區50%城市社區。
數字化技術應用為老年人帶來更加方便可及的服務。省醫院通過互聯網醫院平臺,常見病、慢性病老年患者來院就診檢查時間平均縮短近40%。醫保『視頻辦』業務辦理3300餘筆,並成為全國醫療保障經辦會議上的典型經驗。
當今時代,智能化服務廣泛應用已是大勢所趨。我省在智慧養老領域的有益探索,為繼續破解老年人使用智能技術難題、更好適應智能時代打下良好基礎。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後,我省將在智慧養老領域不斷創新努力,到2025年,全省每個市(地)將至少建成1個智慧養老街道或社區。圖片由省發改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