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16日訊 春華秋實,歲稔年豐。廣袤黑土地到處是色彩斑斕、美不勝收的豐收圖景。在秋收的關鍵時期,全省各地要引導農民利用晴好天氣抓秋收,變『豐收在田』為『豐收在倉』。
『天幫忙,人努力』,誠哉斯言!今年黑龍江是寶貴的『自老山』年份,秋後天氣和暖,莊稼籽粒飽滿,這無疑是『天幫忙』,在這樣的自然條件下,充實人力、搶抓時機做好秋收,『人努力』必將讓這個豐收年好上加好。
變『豐收在田』為『豐收在倉』,是責任。抓好糧食生產、當好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是我們必須扛起的重大政治責任,秋收是我們向黨中央國務院交上答卷的重要環節。答卷是否圓滿,關鍵在於是否能夠顆粒歸倉。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把秋收生產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各地黨政主要領導作為秋收生產的第一責任人,要親自檢查、親自督辦、親自去解決問題,到田間地頭。分管領導要具體負責,狠抓落實,要對秋收生產工作實行目標管理,對各項目標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基層,落實到人頭,落實到地塊。
變『豐收在田』為『豐收在倉』,在技術。減少糧食損耗是保證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我們獲得了豐收,當前的重點就是減少損失,顆粒歸倉。根據作物的成熟度,人機結合,集中機械力量,做到搶收快收,保證各種農作物在最佳收獲期收獲,應收盡收。同時要認識到,減少機收環節損耗是增加糧食產量的重要措施,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緊緊圍繞收獲機械、機手操作保持良好技術狀態這兩個關鍵要素,全方位提昇糧食收獲質量。
變『豐收在田』為『豐收在倉』,要服務。豐收的真諦,既是農業增產更是農民增收。要做好各種服務工作,一手抓秋收,一手抓糧食的保管銷售。要讓農民的糧袋子滿起來,同時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建立健全部門的協調聯動機制,協調配合,確保有錢收糧、有車運糧、有庫存糧。要指導農民管好糧,還要及時指導農民售糧,及時向農民提供糧食市場價格信息,幫助農民理性判斷,不盲目惜售,及時銷售。還要開展各種方式多渠道收購農民手中的糧食,確保不出現『賣糧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