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是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第六次飛行任務,也是該階段最後一次飛行任務,主要目的:
一是開展機械臂輔助艙段轉位、手控遙操作等空間站組裝建造關鍵技術試驗;
二是進行2-3次出艙活動,安裝大小機械臂雙臂組合轉接件及懸掛裝置,為後續空間站建造任務作准備;
三是進一步驗證航天員在軌駐留6個月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術;
四是進行航天醫學、微重力物理領域等科學技術試驗與應用,開展多樣化科普教育活動;
五是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統執行空間站任務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統間的匹配性。
按計劃,神舟十三號飛船入軌後,將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對接於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與天和核心艙及天舟二號、天舟三號貨運飛船形成組合體。航天員進駐核心艙,按照天地同步作息制度進行工作生活,約6個月後,搭乘飛船返回東風著陸場。對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各項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後,將轉入空間站建造階段。
航天員翟志剛,是中國首位出艙航天員,咱黑龍江人。15日晚,龍廣電記者探班翟志剛家,與家屬一起分享喜悅。翟志剛家人:我們在等著他!半年之後,期待凱旋。

翟志剛簡歷
翟志剛,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江縣龍江鎮人。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91年9月入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專業技術少將軍銜。曾任空軍某中心飛行教員,安全飛行95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
??1998年1月,入選我國首批航天員。
??2003年9月,入選神舟五號飛行任務備份航天員。
??2005年6月,入選神舟六號飛行任務備份乘組。
??2008年9月,執行神舟七號飛行任務並擔任指令長,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航天英雄』榮譽稱號,並獲『航天功勛獎章』。
??2013年1月,入選神舟十號飛行任務備份航天員。
??2019年12月,入選神舟十三號飛行任務乘組並擔任指令長。
翟志剛:長期駐留對我們提出更高要求
翟志剛在神舟五號、六號都是在第二梯隊待命『備份』。神舟七號終於如願以償。全國人民激動地看他第一次出艙在太空揮舞五星紅旗,也聽到他自信的聲音:『我已出艙、感覺良好』。

在這次的發布會上,他自信滿滿地說:在13年前的2008年,隨著神舟七號飛行任務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空間出艙活動關鍵技術的國家,令我十分驕傲和自豪,特別是手持五星紅旗太空漫步的那一刻,至今回想起來依然令我振奮不已。13年後的今天,再次出征太空,除了感到激動、振奮之外,更感到的是壓力,在本次飛行任務中仍然有出艙活動,而且還不止一次,在神七任務中是技術的突破,現在的出艙活動更偏向於技術的應用,比13年前的出艙活動更復雜、更艱巨、更具挑戰。在本次飛行任務中,除了出艙活動任務之外,我們有手控遙操作對接,還有各領域的科學試(實)驗及研究項目,我們乘組還要在天上過大年,還當然最具挑戰性的任務應該還是在軌6個月的長期駐留,這對人的身體、心理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翟志剛說到這裡,話鋒一轉,神情堅毅地說:『不過,請大家放心,我們乘組一定會牢記初心使命,不辜負祖國和人民的重托,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堅決完成好這次飛行任務。』
翟志剛第二次太空之旅,他帶了筆墨硯紙、影視劇視頻。
翟志剛作為航天員中的老大哥,也是大家的『開心果』,他即將迎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太空之旅。
2008年,翟志剛在戰友劉伯明、景海鵬的配合下,圓滿完成中國首次空間出艙任務,成為第一位出艙活動的中國人。

新任務、新挑戰,為了更好的完成任務,翟志剛在前期進行了艱苦的訓練。六個月的漫長在軌時間是否會給航天員帶來枯燥和孤獨感?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他們早有准備。

翟志剛說:『伙伴給予一句鼓勵、肯定的話,可能這種煩躁感立馬就會消失。我帶了很多影視劇視頻到天上,還下載了很多歌曲,此外我還帶了筆墨硯紙,條件允許還可以寫毛筆字,這都可以調節煩躁。』
一起為中國航天加油!祝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