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綏化 精收細收 近九成糧食歸倉
2021-10-19 07:44:5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陳驍 張鑫宇 董新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玉米大田收獲。

  黑龍江日報10月19日訊 今年綏化糧食種植面積超過2700萬畝,進入收獲季節以來,綏化市搶抓農時,全力調配機械,人歇機不歇,確保應收盡收、精收細收。目前整體收獲近九成。

  水稻糧食歸倉秸稈還田雙管齊下

  在綏化市北林區雙河鎮的水稻收割現場,6臺水稻收割機正在緊張作業。

  『每臺收割機一天能收50畝水稻,這1000多畝地只要四五天的時間就可以完成收獲工作。人歇機不歇,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讓每一顆糧食都能顆粒歸倉。』該地負責人喜滋滋地告訴記者,『根據測產情況,今年畝產可達1200斤,比去年增加200斤,又是一個豐收年。』

  據悉,綏化市水稻種植面積超過530萬畝。為了保護土壤肥力,綏化市采取全量秸稈還田的保護性耕種方式。在聯合收割機過後,地裡只剩下大約10厘米左右水稻茬,其餘的水稻秸稈都被粉碎,便於下一步秸稈還田作業。

  大豆走標准化產業化之路

  在國家A級綠色食品大豆基地、綏化地區重要的大豆購銷集散地——綏化市北林區興福鎮,聯合收割機正在井然有序地進行大豆收割作業,所到之處大豆被連根拔起,一粒粒『金豆子』被收到了『糧袋子』。

  種得好更要銷得好。走在北林區興福鎮的主街道,記者看到一輛輛滿載大豆的運輸車輛來回穿梭。據了解,這條街匯聚了大豆購銷企業近20家,大豆年交易量可達20萬噸。

  今年,綏化市大豆播種面積580萬畝以上,產量預計可突破17億斤。為了進一步提昇大豆效益,延長產業鏈,綏化堅持用工業化思維來研究大豆產業,用標准化生產來提昇大豆產業,用產業化經營來推進大豆產業,優質的大豆資源,也吸引了諸多加工企業落戶綏化。

  玉米做『鮮』做『強』

  近年來,除了傳統玉米種植,綏化的鮮食玉米種植成為閃耀全國玉米市場的一大亮點。為了進一步增加農民收益,綏化市大力推廣鮮食玉米種植,今年種植面積達到了101萬畝,預計產出鮮食玉米23億穗,創造產值將達到20億元以上。

  海倫市土地天然含硒,全域處於第三積溫帶末線,第四積溫帶上線,晝夜溫差大,鮮食玉米口感甜度更高,深受全國各地老百姓的喜愛。在海倫市海北鎮海北村鮮食玉米收割現場,記者看到3臺大型鮮食玉米收割機在緊張作業。一臺收割機每天作業能達到100畝左右,新鮮收獲的玉米立即運往工廠進行加工,從采摘到加工,時間能夠縮短到1個小時左右,保證鮮食玉米口感達到最佳。

責任編輯:姜繼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