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體育
搜 索
冰雪龍江緊緊連著北京冬奧
2021-10-27 09:04:0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吳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第三屆冰雪迷你馬拉松

  黑龍江日報10月27日訊 『北京時間』正在歡快、興奮、期盼中嘀嗒前行……

  從希臘赫拉神廟采集的火種已飛抵首都國際機場,各場館的測試賽也已全面打響,第24屆北京冬奧會舞臺的序幕正在徐徐展開。2021年10月27日,北京冬奧進入倒計時100天。

  與此同時,在距離北京1000多公裡的黑龍江,則是另一番景象。在這裡,『倒計時100天』只是一個略顯緊迫的時間節點,真正的時間軌跡相當漫長:保障冬奧的任務已進行到了第2281天,這是從2015年7月31日國際奧委會確定冬奧會舉辦權那天開始算起的。

  作為『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核心區和冰雪運動員第一輸出省,黑龍江省上下團結一心,在多個方面傾盡全力,為北京冬奧『注入動能』……我們的人已經在路上——

  24日的首都體育館,短道速滑世界杯女子3000米接力決賽,龍江姑娘張雨婷殺紅了雙眼,在失去平衡的情況下,仍然率先摔過終點線。這個冠軍來得不易,在北京冬奧會舉辦前,世界杯還有三站,『冬奧入場券』有積分和最好成績兩個選拔標准,『我們全隊的目標就是力爭拿滿冬奧會參賽資格。』她說。

  26日,李鵬一行十人團隊登上了開往北京的T48次列車,作為我省外派支援冬奧會的專家,這是他們今年第三次奔赴首都。16個小時之後,他們將在國家體育館開始制冰和澆冰工作,『這次任務是保障冬奧測試賽,11月13日結束,然後在北京隔離七天後返回齊齊哈爾。』下次再來,他們的任務就是全力保障冬奧會冰球比賽了。

  哈爾濱學院教師王宇航,將作為裁判員出征冬奧會,並要堅持到最後結束的冬殘奧會,這次出差將跨越整個虎年春節持續兩個多月,他已經安頓好一家老小。而像他一樣具有裁判資質、符合要求的數百名黑龍江籍裁判,已全部集結完畢,只待一聲令下……

  現任黑龍江省體育局主管冬季項目副局長莊士超表示:『我們擁有的冰雪儲備,已經全部派上用場!』

  輸送冠軍冬奧名將『龍江造』

  在這次短道速滑世界杯和張雨婷並肩作戰的,還有范可新、曲春雨、徐愛麗等黑龍江運動員。對於姑娘們來說,拿到北京冬奧會入場券只是『常規動作』,她們的終極目標是要奪金,繼承李琰、楊揚、王濛等黑龍江名將的衣缽,繼續扛起短道驕傲的大旗。

  而在中國冬奧軍團的歷史上,作為冰雪體育強省黑龍江隊能征善戰、作風優良,當仁不讓地成為王牌隊伍。截至目前,中國隊所獲得的13枚冬奧會金牌,有9枚是黑龍江省培養的運動員獲得的。2018年平昌冬奧會,中國代表團86名運動員中,有44位黑龍江運動員,佔總參賽人數的51.16%;2014年索契冬奧會,中國代表團66名運動員中,有42位黑龍江運動員,佔總參賽人數的63.64%……

  黑龍江隊在冬奧會上創造的輝煌,可以用這幾個金牌突破來總結:短道速滑隊楊揚在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上實現了中國冬奧會金牌零的突破;2006年韓曉鵬在都靈冬奧會上獲得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金牌,實現了冬奧會上中國男子首金、雪上項目首金、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首金三個突破;王濛在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上獲得女子500米、1000米、3000米接力三枚金牌,再算上都靈冬奧會奪得的500米金牌,她成為中國奧運史上獲得金牌最多的運動員;也是在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上,申雪/趙宏博獲得花樣滑冰雙人滑冠軍,打破了俄羅斯運動員長達46年的金牌壟斷;速度滑冰隊張虹在2014年索契冬奧會上獲得女子1000米金牌,取得了中國冬季基礎大項的歷史突破。

  回眸歷史總是令人心潮澎湃,展望明天又讓人緊張而期待。為了備戰2022年北京冬奧會,2016年黑龍江省體育局出臺了《黑龍江省冰雪體育發展規劃(2016-2022)》,目標是讓『更多的運動員代表國家參賽』。五年時光如白駒過隙,一轉眼戰斗即將打響。記者注意到,在省體育局『2021年全省體育工作會議』上,制定的任務目標已由『更多的運動員代表國家參賽』悄然提昇為『全力保障國家全項目參賽』,這是在堅定落實中國體育總局的戰略部署。

  上屆平昌冬奧會,中國隊參加的項目數量是53項。縱觀1980年中國第一次參加冬奧會以來的11屆東道主的參賽歷史,只有美國作為東道主的1980年普萊西德湖冬奧會(38個小項)和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78個小項)實現了全項目參賽。而北京冬季奧運會設7個大項,15個分項,109個小項。根據各冰雪項目國際組織關於冬奧會參賽資格的規定,109個小項有61個小項東道主具有直通資格,剩下的48個小項需要靠積分或排名爭取,拿到參賽名額將是一項異常艱巨的任務。

  黑龍江為中國代表團實現全項目參賽,在多個基礎薄弱項目進行全項目開展、全項建隊、全項訓練。增設冰壺混合1小項、跳臺滑雪4小項、北歐兩項3小項、高山滑雪團體1小項、單板滑雪大跳臺2小項、單板滑雪坡式障礙2小項、單板滑雪障礙追逐2小項、自由式滑雪障礙追逐2小項、自由式滑雪坡式障礙技巧2小項、雪車1小項、雪橇1小項,相應增加教練員、運動員和科研、醫務人員編制。對花樣滑冰冰上舞蹈、雙人滑和男女冰球進行擴編。

  『全力保障國家全項目參賽』無論最後能否實現,在這項目標的制定和任務的實施中,都展現了龍江人的敢作為、敢擔當、敢碰硬,豪氣滿滿。

  政策加持助力『北京+張家口』

  冰球場的制冰和澆冰工作絕對是技術活兒。制冰對水溫、潔淨度、pH值等指標都有嚴格要求,不同比賽項目對冰的軟硬、薄厚和溫度要求也不盡相同——冰壺要求冰厚3厘米,冰球要求5厘米,短道速滑要求3.5-4厘米,花滑場地的冰則要凍到5.5-6厘米。沒有十年以上澆冰車『駕齡』,絕不可能在場地直道和彎道澆出鏡面般厚度一樣的冰。制出並澆出符合國際奧組委要求的冰面,全世界頂級制冰師不超過20人,像李鵬這樣的制冰『手藝人』,在我省更是鳳毛麟角。

  李鵬今年已經62歲了,變成『老李』退休賦閑在家已經兩年。他這次披掛上陣,理由很充分:『這個當口我必須要頂上,不然就只得聘請外國專家進場了,那多丟人!』

  我省像李鵬這樣的支援團隊還有很多,10月23日,黑龍江省冰雪體育職業學院院長楊永生介紹道:『我們學校教師現在已參加奧運NTO(技術官員)培訓的有13人,下個月繼續派人員到各項目機構就位,還有60多名學生負責技術工作。』北京、河北有數十所高校,仍從北方以北的哈爾濱調集學生,足見他們服務項目的特殊性和專業性。

  如果從我省一所高校的層面進行梳理,會發現支援北京和張家口冰雪兩線的哈爾濱體育學院人員,不完全統計有96人,這裡沒有算志願者。保障人員上至北京冬奧會國家備戰辦特聘專家,再到運動員、教練員、科研人員……人員組成均是以世界冠軍為班底,專業而指導性強。好多科研課題都是北京冬奧組委會委托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體育總局決策諮詢重點項目……

  此外,我省研發的智能冰場已經在北京首鋼園落地應用,為國家隊提供科技支橕,同時在速度滑冰、越野滑雪項目上實現國家級、省級課題關鍵技術突破。我省派出的科技保障團隊全程參與了國家短道速滑集訓隊日常訓練保障。

  如此『成建制』地派遣力量支援北京冬奧會,這和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出臺相關政策的強力支持分不開。早在2018年6月,黑龍江就與北京冬奧組委簽署《關於促進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人纔發展合作框架協議》,促進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人纔發展。當時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就明確表態,作為冰雪體育強省將全力以赴提供賽會人纔支持,助力北京冬奧組委打造一支專業化、國際化的人纔隊伍。

  除了人纔輸出,更多服務保障、發展冰雪運動的政策相繼出臺。2018年7月,國家體育總局與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簽署了《國家體育總局、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加快推進黑龍江省冰雪體育事業發展,服務北京冬奧會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強調黑龍江正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等重要指示精神,把服務保障北京冬奧會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

  2019年9月29日,黑龍江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北京冬奧會備戰工作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的具體措施》的通知,要求各市(地)委和政府(行署),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單位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力爭到2022年,將我省打造成為國家冰雪運動發展基地、全國『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重點區、冰雪運動人纔培養高地、冰雪裝備研發制造基地、冰雪運動賽事承辦基地。

  全民皆『冰』落實『三億人上冰雪』

  10月16日,哈爾濱地區氣溫驟降,為了呼應冬奧火種采集,滑雪聖地亞布力第一時間派隊伍上山給雪道人工造雪。然而,隨著氣溫的回昇,造雪機噴出的雪粒逐漸變成了水滴,不得已,工作人員只能從山上先下撤,等待下一次降溫。之所以這麼急迫,也是因為要兌現『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承諾。

  2015年申辦冬奧的時候,中國曾提出要『帶動三億人上冰雪』。為此,2018年國家體育總局公布了《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實施綱要》,這是中國冰雪對國際奧委會的承諾。黑龍江省是全國『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核心區,近年來推出大量激勵措施,將『三億人上冰雪』由願景變為現實。

  黑龍江連續5年開展『賞冰樂雪』系列活動,每年都會有100餘項賽事活動,累計開展各級各類冰雪賽事活動數千項次,帶動和影響8000萬人次參與冰雪運動;同時,發展校園冰雪運動,深入開展從1978年就開始的『百萬青少年上冰雪』活動,每年有100萬中小學生體驗冰雪運動的快樂和魅力;舉辦大中小學冬季運動會,開展冰雪運動冬令營活動;制定並實施冰雪運動教學計劃,逐步將冰雪體育項目納入各市(地)中考體育考試內容,讓每名學生初步掌握一項冰雪體育技能……

  從2016年起,黑龍江省將每年12月20日設立為『全民冰雪活動日』,我省的國有冰雪體育場館、設施向市民免費開放,並支持各類公益性與商業性冰雪活動廣泛開展。號召全省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冰雪運動,並通過冰雪體育、冰雪文化、冰雪藝術、冰雪民俗、冰雪娛樂等活動,帶動全省冰雪產業的發展。

  10月27日,在我省哈爾濱、齊齊哈爾、七臺河、漠河四地,同步舉行『龍江迎冬奧冰雪惠全民』為主題的『黑龍江省迎北京2022年冬奧會倒計時100天冰雪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活動也是黑龍江省向北京冬奧和世界奧林匹克運動奉獻的一件特殊禮物,表達了龍江人民期盼冬奧、支持冬奧、助力冬奧的心聲。

  『不是主場,但是主力』,黑龍江舉全省之力,正在逐步實現把『冷資源』打造成『熱經濟』,把冰天雪地真正變成金山銀山。通過這些繁而有序、全民參與的冰雪活動,展現黑土地上的冰雪文化底蘊和人脈。

  輕輕地翻開那段有關黑龍江與冬奧會塵封的歷史,會有一種感動。那是2002年1月31日,國務院第122次總理辦公會議正式批准哈爾濱申辦2010年冬奧會。盡管申辦未獲成功,也許它卻預示著黑龍江有關冬奧的歷史使命已經開啟。這個使命,無論是在歷史的深處還是在當下的時代,乃至未來的遠方,都是現在進行時!

責任編輯:宋蔚

【專題】龍江迎冬奧 冰雪惠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