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7日訊(記者 王亮)10月27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龐海濤圍繞黑土保護回答了記者提問。
龐海濤表示,黑土地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寶貴資源,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黑龍江耕地面積佔東北黑土區耕地面積的50.6%,其中典型黑土耕地面積佔東北典型黑土區耕地面積的56.1%。目前,全省平均耕地質量等級3.46等;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36.2克/千克。旱田耕層厚度平均24厘米,其中秸稈翻埋和深松整地地塊平均達到30厘米以上。

據了解,在推進黑土地保護過程中,黑龍江省堅持高位推動,用規劃引領黑土地保護;堅持工程、農藝、生物措施綜合施策,提昇黑土耕地質量;堅持科技創新,探索黑土地保護龍江模式;堅持強化監管,健全黑土地保護長效機制。
『在工程措施上,我們重點加快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龐海濤介紹,截止到2020年底,全省共建成高標准農田面積8116.5萬畝,2019、2020年連續兩年獲國務院督查激勵獎。今年加大向上爭取力度,全省共落實高標准農田建設任務1010萬畝,較去年增加156萬畝。在農藝措施上,重點實施耕地質量提昇工程,大力推行深松整地為核心的科學輪耕制度,全省累計裝備100馬力以上大型拖拉機7.7萬臺,旱田實現每3年深松一次。去秋今春,全省共完成玉米秸稈翻埋還田面積2340萬畝;落實保護性耕作面積2310萬畝、耕地輪作休耕試點面積1298.2萬畝,均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
在生物措施上,重點突出黑土耕地生態環境改善,推進農田防護林體系建設。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進秸稈還田利用和增施有機肥,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強化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全省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到90%以上,農藥、化肥利用率分別達到45%和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