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9日訊 大豆收獲季,黑河市農業農村局測產專家組深入遜克『伙伴行動』大豆示范方進行田間實收測產驗收,通過仔細選點、丈量面積、測定含水量和籽粒鮮重、雜質,地秤稱量後田間實收產量達到畝產242.5公斤,創造我省第四積溫帶單產新高。
隨著國家種植結構的調整,我省大豆主產區重心逐漸北移,北部早熟、極早熟地區成為大豆種植最集中的區域。選育更多更好的早熟、高產、優質大豆品種成為提昇國產大豆競爭力的首要任務。遜克縣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全面提高體系服務能力,充分發揮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的人纔和技術優勢,集成現有大豆高產栽培單項核心關鍵技術,組裝配套適合現有機械和土壤條件的大豆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模式,打造遜克縣千畝方示范田。
今年春季,通過積極對接溝通,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優先提供1500畝土地托管和輪作試點,由國家大豆產業體系科技成果轉化『伙伴行動』遜克縣技術服務隊全程服務管理。服務隊土壤專家根據耕地土壤情況,建議采取秸稈全量深翻還田的方式,並提供田間操作步驟和技術要求指導,保證了秸稈還田作業質量,構建了適宜大豆生長的耕層,提高了耕地保水保肥能力,為高產奠定基礎;服務隊育種專家向農戶推薦了高產新品種黑科60,引導農民在以後的生產中科學選種、用種;服務隊植保專家為示范戶定制了大豆全生長期采用的植保方案,建議采用綜合防控措施,並根據多年的數據積累和當年氣象數據,對病蟲害的發生提前進行預判;專家們還結合土壤肥力情況進行施肥技術指導,既滿足大豆生長的養分需求,又兼顧土壤質量和經濟效益。
遜克縣千畝高產攻關示范區實收平均畝產達到242.5公斤,印證了遜克縣已經構建起大豆從土地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技術服務體系,打通了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最後一公裡』『最後一道坎』,提高了基層農技人員和一線生產者的技術水平,真正打造了高產高效樣板,帶動了遜克縣域大豆生產提質增產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