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哈爾濱如何搶搭服務貿易發展順風車
2021-11-03 10:51:2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曲靜 付宇 曲靜 邵國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1月3日訊 在許多人印象中,服務貿易比較高大上,離普通人生活很遠。事實不然,一次網絡購物、一次遠程醫療、一次體育賽事、一次跨境旅游……都是一種服務貿易。近日,商務部等24部門發布《『十四五』服務貿易發展規劃》,全景勾畫服務貿易發展藍圖,釋放加快發展服務貿易的積極信號。

  而在此前,2020年8月,國務院批復同意開展新一輪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范圍擴大到哈爾濱等全國28個省、市(區域)。

  服務貿易已現藍海,作為創新發展試點城市,哈爾濱發展服務貿易有何特色?哪些領域具有發展潛力?如何搶搭國家『十四五』服務貿易快發展的順風車?

  對俄服務貿易『新高地』

  詢價、報價、合同簽訂……在哈爾濱俄運通科貿股份有限公司內,工作人員通過線上方式與客戶進行業務往來,『不見面』即可實現貨物在中國和俄羅斯之間流通。

  在今年的北京服貿會上,俄運通的中俄物流領域互聯網專項平臺項目獲『業態創新服務示范案例』獎。

  此次獲獎項目,是該公司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打造的一體化服務平臺,以系統化、數據化為標准,為企業提供跨境商貿、金融、通關、退稅、物流等供應鏈一站式專業服務。自上線以來,已服務全國外貿企業1500餘家,累計實現過貨量500萬噸、實現營收50億元,降低跨境物流中間成本15%~20%。

  記者從哈爾濱市商務局了解到,加速打造對俄合作『高地』,哈爾濱在跨境物流、中醫康養、金融服務等對俄服務貿易領域逐漸走向縱深。

  滿載著空調機的首趟『龍海號』哈俄班列從哈爾濱駛出;哈爾濱直達莫斯科的第一個貨運航班B757型全貨機由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飛往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哈爾濱對俄跨境電商供應鏈體系建設逐步完善,今年1月~6月,共發運郵件157萬件,貨運量696噸,供應鏈出口貿易額2.61億元,佔哈爾濱市對俄出口貿易總額的30.5%。

  對俄金融服務取得突破性進展,哈爾濱銀行打通對俄金融合作便捷渠道,累計對俄跨境調運人民幣現鈔3億餘元,調出盧布現鈔近70億元,在全國居龍頭地位。自主研發的中俄跨境電子商務在線支付平臺已累計交易結算量超過156億元人民幣,累計交易筆數達4400萬筆。

  多領域創新探路新藍海

  在巴基斯坦、阿聯酋等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承建50多個大型電站交鑰匙工程和提供電站成套設備,總裝機容量近5000萬千瓦……哈電國際作為哈電集團下屬專門從事電力工程總承包業務的對外窗口單位,抓住『一帶一路』機遇,初步實現了從最初裝備『走出去』,到裝備、資本、技術、標准共同『走上去』,中國元素在海外項目得到全方位凸顯。

  哈爾濱是國家服務外包示范城市,以哈電國際、龍建路橋、哈飛空客、哈工大機器人等重點企業為代表,服務外包產業是哈爾濱市重點發展領域之一。以『制造+服務』模式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重點發展工程承包、工業設計研發服務外包,全年承接執行額已佔全市服務外包離岸執行額的70%左右。

  而這,是哈爾濱發揮優勢,多領域創新探路服務貿易領域新藍海的典型。

  哈爾濱市商務局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處三級調研員劉凱介紹,哈爾濱作為國家28個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試點城市中唯一一個以對俄服務貿易為特色的城市,充分發揮全國對俄合作中心城市區位優勢,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試點,在運輸、旅游、文化、科技、金融、中醫藥、會展、跨境電商、教育等重點領域先行先試,取得重要突破,收獲了創新試點經驗。

  搶搭服務貿易發展順風車

  服務貿易是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國際經貿合作的重要領域,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曾有統計,世界經濟總產出的六成來自服務業,佔全球出口總額20%的服務出口貢獻了全球外貿增加值的近一半,服務業和服務貿易已成為世界經濟新引擎。

  有專家指出,哈爾濱服務貿易發展優勢明顯,但與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不小短板。如服務貿易基礎薄弱,企業數量少,規模小,政策缺少承接主體。同時,受疫情影響,涉外旅行、文化、體育、會展、科技、醫療服務等領域均受到嚴重衝擊。

  那麼,在『十四五』期間,哈爾濱市乃至黑龍江省,如何搶搭服務貿易快發展順風車?

  劉凱介紹,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哈爾濱提出繼續圍繞在跨境運輸、冰雪旅游、文化時尚、服務外包、技術貿易、金融服務、中醫藥服務、會展服務、跨境電商服務等九大領域深耕。同時,將加大服務貿易領域的招商工作力度,培育市場主體。將針對現代服務業特點,認真梳理相關政策,利用好哈市現有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針對不同地區、不同項目提出差異化、特色化招商政策,增強招商針對性、實效性。

  擴展到全省,省商務廳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處處長孫廣智認為,『十四五』期間,要發揮我省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和特色服務出口基地的引領作用,突出我省特色,在對外文化貿易、中醫藥服務出口和數字貿易上有所突破。推動服務貿易數字化,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同時,加快制造業和服務外包融合發展,積極發展研發、設計、檢測、地理信息處理、呼叫中心等服務外包,擴大就業空間。利用『服貿會』『數交會』『服博會』等國家級會展平臺,推動我省服務貿易企業走出去。

  新聞鏈接

  按照國務院於2020年8月11日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同意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的批復》(國函〔2020〕111號),同意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涪陵區等21個市轄區)、海南、大連、廈門、青島、深圳、石家莊、長春、哈爾濱、南京、蘇州、杭州、合肥、濟南、威海、武漢、廣州、成都、貴陽、昆明、西安、烏魯木齊和河北雄安新區、貴州貴安新區、陝西西咸新區等28個省、市(區域)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全面深化試點期限為3年,自批復之日起算。

  《『十四五』服務貿易發展規劃》共9章,計1.5萬字。第一章為發展背景。第二章為總體要求。提出『十四五』時期發展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第三至第八章為重點任務。明確了深化服務貿易改革開放、加快服務貿易數字化進程、優化服務貿易行業結構、完善服務貿易區域布局、壯大服務貿易市場主體、深化服務貿易對外合作等領域的思路和重點工作。第九章為保障措施。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