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4日拍攝的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新華社發
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進博會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這一盛會成為全球企業共享中國巨大市場機遇的新窗口。過去三年,進博會經貿合作『成績單』十分亮眼,意向成交額連年增長,參展國家和企業數量、展覽面積等也都實現了新突破。
進博會的豐碩成果,是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最好證明。近年來,中國持續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向世界敞開市場。一場場世界級的國際展會,一項項重大深改舉措和外資優惠政策出臺,贏得廣泛贊譽。
進博會上,『最北自貿區』借助這一全球共享中國機遇的平臺,發出龍江之約。
黑龍江日報11月4日訊 黃浦江畔,丹桂飄香。4日,由省商務廳、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辦公室、普華永道共同主辦的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招商推介暨投資潛力發展報告發布會在上海召開。進博會上,『最北自貿區』借助這一全球共享中國機遇的平臺,發出龍江之約。
發布會上,普華永道中國ESG可持續發展合伙人錢天發布《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投資潛力發展報告》。
作為在全球158個國家和地區擁有742家辦事機構的全球500強公司,普華永道充分發揮第三方權威機構諮詢服務優勢,與黑龍江自貿試驗區開展了多項合作,對黑龍江自貿試驗區營商環境開展評估。
在發布的投資潛力發展報告中,通過發展基礎、內在稟賦、制度創新、優勢產業、投資保障、投資聲音、聯絡訊息、形象展示等八部分內容,向投資者展示了黑龍江自貿試驗區整體投資潛力發展情況,詳細分析了黑龍江自貿試驗區的投資商機,並向與會企業家發出邀約。
投資就投自貿區,定位『有高度』
黑龍江自貿試驗區緊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建成向北開放重要窗口』的總體定位,與其他自貿試驗區共同形成了東西南北中協調、陸海統籌的開放新格局。作為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和國家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黑龍江自貿試驗區立足沿邊開放和對俄及東北亞開放合作的戰略定位和獨特優勢,推動自貿試驗區高標准建設、高質量發展。
投資就投自貿區,創新『有力度』
黑龍江自貿試驗區通過實施《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1-2023年)》,加大政策供給,創新政策賦能。兩年來,黑龍江自貿試驗區發布三批共計80項省級制度創新實踐案例,其中『創新中俄跨境集群建設』入選自貿試驗區第四批國家級最佳實踐案例;跨境電商貨運物流『多倉聯動』數字化集運新模式入選『中國改革2020年度50典型案例』。
投資就投自貿區,內在『有稟賦』
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具備基底優勢、產業優勢、環境優勢等『三大基本稟賦』,和對俄優勢、通道優勢、協同優勢等『三大獨特稟賦』,成為企業鏈接全球資源的重要平臺。三大片區依托各自差異化特點,形成了錯位協同的發展格局。
投資就投自貿區,產業『有氛圍』
黑龍江自貿試驗區三大片區依托各自稟賦,形成了優勢產業與潛力產業結合的產業體系。《投資潛力發展報告》圍繞這些優勢產業和潛力產業形成了兩張『清單』——『細分產業方向機會清單』和『投資項目合作清單』,為潛在投資者進行產業項目布局、開展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提供參考。
投資就投自貿區,發展『有保障』
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實施《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主動引入國際第三方權威機構對營商環境開展評估,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在『開辦企業』『辦理建築許可』『獲得電力』『執行合同』等領域位於全球領先水平。三大片區為潛在投資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生產保障和生活保障,尤其在政策方面,哈爾濱片區的『黃金30條』『新驅25條』『上市10條』,黑河片區的『10+9』優惠政策,綏芬河片區的『促進經濟扶持辦法』等持續為入駐企業提供強有力的投資支持。
另據了解,黑龍江自貿試驗區掛牌兩年來,以全省0.3?的土地面積,貢獻了超過全省1/8的外貿進出口。2020年,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外貿總額達204.9億元,增長12.8%。2021年前三季度,黑龍江自貿試驗區進出口總額196億元,佔全省進出口總額的13.5%;增長60.3%,增幅高於全省36.8個百分點。哈爾濱、黑河、綏芬河3個片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政策效應正在顯現,對俄合作不斷深化。圍繞在《黑龍江自貿區建設總體方案》中國家明確的89項試點任務,出臺了31個支持文件、420多項政策措施。在同批自貿試驗區中,黑龍江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實施率率先達到100%。同時,作為國家第五批自貿試驗區,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圍繞市場主體需求,聚焦優化營商環境,累計生成了200多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全國首創案例15項,對俄特色創新案例67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