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6日訊 能見度小於200米的強濃霧,能見度小於500米的濃霧,部分時段能見度小於50米的大霧紅色預警……最近幾日,『霧』成了龍江氣象的高頻詞,連續幾天早晨我省中南部地區都大霧彌漫。
最近為啥總是霧鎖龍江?記者專訪了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國忠,他介紹主要是四個原因:一是水汽充足,二是出現逆溫,三是風力較小,四是夜間溫度低。
馬國忠進一步解釋說,因為邊界層低槽前有西南風向北輸送暖濕水汽,使得黑龍江近地層水汽不斷累積,為大霧出現提供了豐沛的水汽條件。另外,地面上我省處於高低壓過渡帶,而且近地層有較強的逆溫,大氣處於穩定層結狀態,逆溫層形成類似暖的蓋子一樣,使得上昇水汽被壓在逆溫層以下,利於水汽的聚集。最近幾天,地面風力一般在2~3米/秒,濃霧或特強濃霧出現的地方有地面風速輻合,弱輻合產生的上昇運動使得上下層空氣發生交換,利於形成具有一定厚度、能見度低的濃霧。而且最近夜間天氣晴朗、少雲,地面輻射冷卻,靠近地表的空氣溫度低,當氣溫降低到露點或露點以下時,空氣中的水汽達到飽和便形成了霧。
馬國忠說,隨著冷空氣的來臨,風力逐漸加大,逆溫現象也會緩解,大霧失去了形成的必要條件,自然就會自行散去。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