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8日訊 數據一:1-9月份,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534.5億元,增長18.3%,高於全省增速(16.6%)1.7個百分點,高於全國增速(16.4%)1.9個百分點,總量居全省第二位。其中,批發和零售行業實現零售額491.4億元,同比增長18.1%;住宿和餐飲行業實現零售額43.1億元,同比增長21.4%。
數據二:11月2日發布的《2021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顯示,在各分項競爭力的構成指數排行中,大慶市民消費水平指數排名全國第62位,高於哈爾濱和長春。
真金白銀促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
在今年的『龍江惠民家電節』上,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小李利用搶到的政府消費券,購買了一臺65寸電視機。『電視機原價6800元,商場優惠2000元,再加上400元政府消費券,我只用4400元就把大電視搬回了家。』小李給記者算了一筆省錢賬。
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市消費品市場帶來了一定的負面衝擊。為推進商貿企業復工復產、復商復市,主動引導消費、激活消費,加快消費恢復性增長,去年以來,市商務局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出臺政策措施促消費,拓展多元渠道促消費,線上線下齊發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自疫情發生以來,市區兩級政府部門第一時間給我們送來防疫物資,為企業暫時出現的困難出謀劃策,並積極推進暫困企業穩崗返還補貼政策迅速落地,為快速恢復經營、穩定員工隊伍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商集團黑西蒙東集團總裁、大慶新瑪特總經理王冰告訴記者。
數據顯示,2020年,我市累計發放5個批次、1200萬元消費券,帶動關聯消費1.2億元。制定地攤經濟發展指引,規范設置露天市場64個、攤位8700個,有力活躍了街邊和夜間消費。支持骨乾商貿企業開展線上銷售,引導九佰街等電商平臺擴大社群銷售,全市電商交易額實現195.1億元、增長14.4%。
消費昇級為消費馬車添動力
2600萬元。這是11月4日,大慶大商新瑪特20周年店慶首日銷售成績單。活動前三日,銷售額突破6500萬元。
近年來,大慶人的消費理念和消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消費更趨於理性化,崇尚綠色消費、適度消費,並呈現個性化特點。消費方式也由原來的單一實體經濟消費,擴展到現在線上、線下融合消費。
消費昇級,加之大慶持續營造的有利於消費潛力釋放的市場環境,使得大慶人對品質、品牌商品的需求越發高漲,每逢假日,多層次、多樣化的品質型、昇級型消費需求集中釋放。
據王冰介紹,大慶新瑪特根據消費者不斷轉變的消費習慣,結合店鋪定位,每年都會對品牌和布局進行優化調整。特別是2018年到2021年這三年,大慶新瑪特以開創『新瑪特的新時代』為目標,定位國際化、高端化、時尚化,進行了建店以來規模最大的重裝改造和品牌迭代昇級,以滿足大慶消費者對更高品質商品的需求。
薩區萬達的『潮玩盛會』『青春不散場』,讓胡路唐人中心的『寵物大狂歡』,讓胡路萬達的『萬貨節』,還有各個商場的『店慶』『年中慶』『國慶檔』……貫穿全年的各種促銷活動讓市民的消費得到集中釋放。今年國慶節,薩區萬達廣場在嚴格疫情防控措施下,平均每天仍有4.4萬人到店,日均銷售額526萬元。
企業觸網開拓銷售新疆域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我市不斷加快實體經濟與電子商務深度融合,做強做大特色產品,推動傳統產業提檔昇級,傳統企業觸網率不斷增長。
如今,無論是大潤發、新瑪特還是永輝、慶客隆等超市,消費者只要輕點手機,足不出戶就可以瀏覽企業的商品目錄,手機下單,坐等商家送貨上門。想買肇源小米、林甸粘豆包等大慶特色農產品,手機登錄本土電商平臺,一鍵即可搞定。
電子商務已成長為我市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呈爆發式增長。1-6月份,全市網絡零售額9.7億元,同比增加16.9%。
新零售和新業態的快速發展,出現了網絡直播、短視頻等商品促銷的新形式。我市緊跟趨勢,大力發展網紅經濟,引導實體店與電商平臺開展合作,推動商業線上線下充分融合,不斷激發消費新活力。目前,共建成電商產業園區10個,入駐電商及配套企業281家,現有B2B、B2C等多種形式的自營電商平臺19個,開展直播帶貨的企業500餘家,建成標准直播間300餘個,直播銷售員1500餘人,總粉絲量4200萬人,帶貨產品品類包括母嬰、個護化妝、家居家裝、食品酒水、服裝服飾等。
樓市車市銷售表現不俗
《2021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的主編之一徐海東博士告訴記者,多年的調研數據顯示,大慶市民在購房、購車、購物、餐飲、娛樂、旅游等方面的消費支出較大。
今年前三季度,市區新建商品房網簽銷售面積65.3萬平方米、房屋6027套。其中,新建商品住宅54.7萬平方米、房屋4702套,市區二手住宅網簽銷售面積219.7萬平方米、房屋27068套,同比分別增長23%、22.5%。
車市表現也不俗。截至10月25日,我市機動車保有量82.3萬輛,駕駛人80.7萬,距離汽車保有量百萬城市又進了一步。
大慶市民消費強勁,文化消費也添了把『火』。僅以春節檔和國慶檔的影院經濟為例,春節假期,我市能正常放映影片的33家影院共放映6040場次,觀影人數36萬人次,票房1310萬元;國慶期間放映場次5499場,票房超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