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青年人纔比例指數居全國39位 三年引纔4.3萬
2021-11-10 09:24:26 來源:東北網-大慶日報  作者:徐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1月10日訊『在大慶工作三年時間裡,大慶對人纔的重視和給人纔創造的良好服務環境,讓我很舒心;大慶對人纔的愛惜呵護,讓我倍感溫暖;能來到大慶工作,我感到很幸福!』王國臣是大慶沃爾沃汽車制造有限公司2019年從哈汽集團引進來的一名技術人纔,每每提起在大慶的工作感受,他都會發出這樣的感慨。

  愛纔求賢若渴,聚纔廣攬博用,用纔任人唯賢……我市始終把人纔作為第一資源,廣納英纔,讓更多『千裡馬』在百湖大地競相奔騰。

  一組來自市委組織部的最新數據:截至目前,大慶市人纔總量達到48.9萬人以上,佔全市常住人口(278萬)的17.6%,其中黨政人纔1.97萬人、企業經營管理人纔3.9萬人、專業技術人纔12萬人、高技能人纔25萬人、農村實用人纔5.4萬人、社會工作人纔0.7萬人。

  就在前不久,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9次報告發布數據,作為經濟活力競爭力中的重要『指數』,大慶青年人纔比例指數排名全國第39位。這與我市一直以來在打破引纔、育纔、用纔、留纔的瓶頸中不斷探索是分不開的。

  創新實施『打捆引纔』,三年引纔4.3萬人

  大慶有6所高校,如何留住駐慶高校畢業生、本地生源以及本地戶籍的畢業生在大慶就業發展?

  2019年,大慶市創造性地探索出了『思維理念、引進標准、宣傳推介、操作程序、工作力量、對外行動』等六個方面『打捆引纔』做法,制定印發了《大慶市打捆聯系省內外高校常態化引進人纔工作實施方案》。

  『打捆引纔』在視野上進一步放寬,既緊盯『雙一流』知名高校畢業生,又堅持眼光向內,將駐慶高校畢業生、黑龍江和大慶本地生源以及本地戶籍的畢業生作為重點引進對象,將在大慶市公益性崗位或街道社區工作滿兩年的畢業生和醫院聘用人纔納入引進范圍。統籌制定市、縣、區各具競爭力的引進標准,實行市、縣區分級分檔、差異引進策略,避免人纔同質化競爭。三年間,全市共引進人纔4.3萬人。

  為留住更多畢業生在大慶就業發展,我市還線下、線上開展了『看大慶愛家鄉』——『萬名大學生看大慶』活動,讓參與者直觀感受大慶的蓬勃發展、增強紮根大慶的信心。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新形勢下,通過『雲游大慶』『政策直播』『線上求賢』等年輕人纔喜聞樂見的方式,打造『零距離』人纔政策宣傳平臺。在網絡直播引纔活動中,301家單位發布了6689個人纔引進計劃,直播累計訪問量突破25萬。三年來,共有13697名駐慶高校畢業生留在本地就業。

  另外,針對高端人纔,大慶市通過柔性引進方式,積極打造人纔『飛地』。積極與市內外高級專家建立聯系和長久合作關系,聘請相關專家和精英人纔作為大慶的外腦智囊、發展顧問,帶動集聚產業發展緊缺人纔3.8萬人。

  圍繞此類人纔還開展了特聘人纔下鄉服務『三農』活動;實施了特色醫療英纔引進。期間,引進高層次醫療人纔133人,並與北京301醫院等70多家醫院800多名醫療專家建立了協作關系;駐慶高校高端人纔引進取得明顯成效。今年5月,中國科學院院士賈承造受聘東北石油大學三亞海洋油氣研究院名譽院長,使該校在石油地質學科方向補充了權威專家。

  打造省校合作『新高地』,暢通人纔引育源頭

  人纔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高校是培育人纔的搖籃。為了進一步深化與全國各大高校的合作,市委召開全市深化省校合作工作推進會,專題安排部署全市深化省校合作和『十大基地』建設工作。

  不僅下發了《大慶市關於深化省校合作的實施意見任務分解表》,進一步細化工作任務和措施,確定時間表、路線圖,還成立了『十大基地』專項工作組,由市委組織部等7家單位牽頭、有關單位配合,分頭推進134個『十大基地』建設。專班力量盡銳出戰,全力保駕護航省校合作,打造省校合作『新高地』。今年,累計接待市內外高校師生近5.2萬人次,大慶紅色教育基地已成為高校師生開展學習教育的『打卡勝地』。

  同時,邀請清華、北大、哈工大等58所高校68名負責畢業生就業工作負責人來慶,召開大慶市『打捆引纔』合作高校對接會,與各高校簽訂人纔工作站合作協議,聘請67名大慶市引進人纔特聘專員;建設57個『大慶市·高校人纔工作站』,搭建高校與大慶合作交流平臺,促進供需對接目前,已累計發布大慶人纔需求信息228次、24000多個崗位計劃。

  拿出『真金白銀』,付出真心實意

  招纔引智,引得來只是第一步,留得下纔是關鍵。留纔在於『拴心』,『拴心』在於『用心』,只有打通服務人纔的『最後一公裡』,纔能提高人纔歸屬感,讓人纔安心就業創業。

  對此,大慶市不僅拿出了『真金白銀』,更是付出了真心實意。

  在豐富完善人纔支持政策方面,我市持續加大人纔資金投入力度,市委、市政府每年列支3000萬元作為人纔發展專項資金,各縣區、開發區每年共列支人纔專項資金8500萬元。

  圍繞人纔創新創業關鍵環節,大慶市出臺了《關於實施若乾人纔優惠政策的暫行規定》《大慶市農民和人纔購房優惠政策的實施意見》等一批務實管用、具備一定區域競爭優勢的人纔政策,全面打造積極、開放、有效的政策環境。落實好高端人纔政策,高層次人纔非大慶戶籍子女,在大慶就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和普通高中期間,可享受大慶戶籍學生同等待遇。

  在聯系服務專家方面,全市黨員領導乾部聯系服務專家1323人,從市級、處級黨員領導乾部延伸到縣區科級黨員領導乾部,實現了全覆蓋。幫助解決專家人纔工作、生活等方面實際問題479個。

  在暢通服務人纔辦事方面,大慶市在市人力資源服務中心開闢引進人纔人事檔案專門服務窗口,建立引進人纔檔案服務『綠色通道』,引進人纔可直接到窗口辦理,也可由『引進人纔代辦專員』全程代辦,『一對一』服務。對於『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辦理事項,全面減流程、縮時限,提供『一次不跑、全程網辦、事後監管』模式服務。目前,全市外國高端人纔和專業人纔達到110人,與本地區就業人員數之比位居全省前列。

  在改善人纔居住水平方面,我市配建了多處人纔公寓,目前,全市已有人纔公寓2763套,能容納8428人同時入住。為保證近期實習實訓大學生居住生活,在市建設中專改造實習實訓後勤保障基地一處。同時,將市委黨校定為大學生實習實訓後勤保障基地。一些縣區對婚前無住房的引進人纔,給予不同額度的租房補助。

  當前,在加快建設『三個城市』、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大慶新征程中,大慶正在成為各類人纔不斷湧現、人纔價值得到充分承認、人纔創業得到充分支持的熱土。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