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做強基礎支橕 延伸產業鏈條 提昇品牌價值 ——五大連池市『三位一體』推進大豆產業振興發展
2021-11-10 11:16:47 來源:東北網-黑河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1月10日訊 五大連池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的重要指示精神,致力於把『頭』做精把『尾』做長,傾力推進做強基礎支橕、延伸產業鏈條、提昇品牌價值有機融合,全力走出了一條五大連池特色的大豆產業振興之路。

  夯實基礎壘高臺,挺起『主心骨』

  空氣質量優良、土壤肥沃、降水量豐沛,五大連池市特殊的地理和生態環境為大豆的生長、養分的積累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是種植綠色有機大豆的最佳區域。大豆作為五大連池市主要種植作物,一直佔有較高的種植比例,年均保持在350-450萬畝,總產量在70萬噸左右。該市出產的非轉基因大豆、礦泉大豆品質優良,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大豆異黃酮、維生素E、胡蘿卜素等12項指標含量遠高於全國平均值,尤其是脂肪、蛋白質含量分別達到21%、42%,是國內保健成分含量最高的食用大豆。

  五大連池市科學架構出良種繁育、綠色有機種植、功能性大豆產業技術創新和礦泉功能性大豆加工四大體系,各子體系協同發展,形成條塊結合、穩定、持續和高效的大豆產業振興,每個子體系分別制發實施方案,確保大豆產業振興有序創建。國家為打好種業翻身仗在黑龍江實施了大豆種植者補貼、米豆輪作制度試點等政策,五市自2018年開始享受國家3000萬元制種大縣獎勵政策,2021年又被國家確定為新一輪制種大縣獎勵政策實施縣,『十四五』期間每年給予資金3000萬元,用於促進龍頭企業與基地融合發展。2021年5月,被國家批准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市,獲得獎補資金1億元。
五市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制定了《五大連池市2020-2025年大豆產業振興實施方案》,連續多年出臺補貼政策,充分調動農戶種植大豆熱情,加快了大豆產業發展步伐。

  技術創新延鏈條,構築『硬支橕』

  五市始終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引進培育育種專家和人纔183名,擁有大豆品種自主知識產權94個。支持企業與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等16家科研院校開展合作,設立省級以上研發平臺3個。與東北農業大學簽訂了框架協議,合力建設五大連池大豆育種技術創新中心。市域內大豆龍頭企業聖豐種業與蓋鈞鎰院士合作建立『大豆院士工作站』,富民種業與國家大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農科院黑河分院合作組建了東農富民農業聯合研發中心和科研、生產、推廣聯合體,其研發的無腥味、異黃酮、高油酸大豆品種在國內領先。
五市現有17家大豆加工企業,年可加工大豆23.1萬噸。以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聖豐種業、富民種業為代表的14家種子企業,年加工銷售春大豆種子15萬噸,佔黑龍江省大豆商品種子市場份額40%。按照『一核兩帶三區』的整體規劃布局,全力打造以大豆種業為主導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促進制種基地和龍頭企業融合發展,積極引進富爾種業、墾豐種業、龍科種業等國(省)家級產業龍頭企業入駐園區。加快建設大豆種子綜合服務中心、大豆育種創新研發中心、種子倉儲交易中心,為大豆種子企業、加工企業提供公共服務平臺。

  提昇價值亮品牌,樹立『新標杆』

  五大連池市是全國500個商品糧基地縣之一。這個市采取『走出去找市場』和『引進來搞加工』雙線並行的方式拓展市場銷售渠道。成功舉辦2018中國大豆食品專用原料研討會、第三屆北方春大豆優良品種研討暨田間博覽會、全國大豆生產全程機械化收獲現場會、第三屆中國大豆種業高峰論壇暨大豆良種地展博覽會等重大活動,積極組織企業參加綠博會、北京年貨大集等知名展會,用好黑河市『極境寒養』區域公用品牌,拓展銷售渠道和網絡,開拓市場,發展訂單生產,實現以銷定產。全域創建農業綠色發展示范區,全面落實綠色生產標准,大力推進綠色農業發展,綠色功能性大豆生產基地面積達到273萬畝。

  五市高度重視農業生態建設,落實黑土地保護項目20萬畝,建設農業『三減』高標准基地64萬畝、『互聯網+農業』示范園區17個4.2萬畝、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8.6萬畝,先後實施了國家第三批旱作農業示范基地建設、國家農產品(大豆)基地建設、國家大豆振興發展計劃和綠色高油大豆生產基地等項目。
目前,五大連池市擁有『五大連池大豆』地理標志,綠色、有機食品和地理標志產品認證數量發展到36個,57家企業被授權使用『極境寒養』黑河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先後成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生產基地』『國家區域性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國家制種大縣獎勵縣』『全國大豆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范縣』『主要農作物(大豆)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2021年獲批創建以大豆種業為主導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本報記者林松濤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