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2日訊(記者 葛金鑫)11月7日,一場罕見的凍雨暴雪天氣襲擊冰城,這是1961年以來哈爾濱市出現的最強一次大面凍雨災害,哈市街路和各大城市公園裡大量樹木出現倒伏折枝。針對此次哈市大量樹木出現倒伏的原因,記者采訪了常年從事古樹名木保護和行道樹健康檢測研究的東北林業大學森林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徐華東和市氣象臺副臺長方麗娟。
方麗娟表示,7日到9日,哈市出現了罕見的雨、雪、凍雨、降溫的氣象災害,雨雪天氣相態轉換復雜,而且主城區最大風力更是達到了7到8級,主城區日降水量達到了41毫米,也突破了1961年以來11月份的日極值這,些都是造成樹木大量倒伏和折枝的重要因素。
徐華東教授表示,一般而言在低溫環境下,樹木的枝乾會變脆,其木質的柔韌性相比於春夏季節大幅降低。在枝乾柔韌性本來就降低的冬季,又遇上了數十年來罕見的凍雨災害和大風天氣。凍雨凝結成冰在枝乾上增加了樹乾樹枝的壓力,本來就在低溫中變脆的枝乾在風力的作用下很容易發生折斷。
另一方面,從內部因素看,今年凍雨災害前,哈市氣溫相對更高一些,很多樹木在這樣的溫度下,仍然處於生長狀態,體內含有大量水分,然而,突然之間襲來的凍雨降溫天氣,讓樹乾裡的水分迅速發生凝凍,從而加劇了樹木枝乾折斷的可能。
同時,同樣由於前期的溫度相對較高,很多樹木樹葉尚未完全脫落,使得凍雨在樹葉上結冰,進一步加重了枝乾的負荷,加劇了樹木折枝和倒伏現象。
針對有媒體報道,楊樹柳樹容易折斷倒伏的現象。徐華東表示,雖然城市中很多樹木受損,但只要樹木的主乾未折斷,一些枝乾折斷並不會導致樹木的死亡。只要明年開春做好相應的養護工作,絕大部分折枝的樹木都能很快恢復生機。
哈市城管局園林綠化中心的數據顯示,自7日降雪以來,全市共對倒伏樹木6832株、斷枝62538株,目前,已完成清理69370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