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打造我國向北開放新高地 黑河自貿片區解碼制度創新實踐樣本
2021-11-29 08:57:57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孫思琪 劉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1月29日訊 中國最北自貿試驗片區——中國(黑龍江)自貿試驗區黑河片區成立兩年多來,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2020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8.1億元,同比增長12.3%;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79億元,同比增長23.7%;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完成41.9億元,同比增長63.7%。

  2021年前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實現5.8億元,同比增長11.7%;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9.3%;進出口總額完成約38 .4億元,同比增長110.6%;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5%。

  經濟數據背後,黑河自貿片區在制度創新上取得的成果,成為助推發展的強大驅動力。兩年多來,發布制度創新案例49項,入選中國改革2020年度50典型案例、入選全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四批最佳實踐案例,成績令人矚目。6+N產業集群持續壯大,黨旗引領注入紅色動力,黑河自貿片區正在打造我國向北對外開放對外合作新高地。

  黑龍江公路大橋。葛偉 攝

  挖掘內在動力 基層實踐打開制度創新路徑

  兩年多以來黑河開啟了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在投資、貿易、金融、政府管理模式等方面深化改革。通過加大差異化探索、首創性創新、集成性改革力度,在重點領域突破上梳理總結、系統提煉出多項『黑河經驗』,推動黑河片區高質量發展。

  行政的精簡化、貿易的自由化、投資的便利化、金融的國際化……如今,黑河正利用自身的地緣特色和比較優勢,通過不斷創新將自貿區打造成創新開放的新標杆和拉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黑河市主要領導牽頭,層層落實責任。明確創新主體,突出特色優勢。所有案例由相關職能部門提出,管委會政策法規局負責整理上報,由具體職能部門堅持問題導向探索制度創新,更能突出特色,更貼近工作實踐,創新案例的復制推廣性和可操作性強。負責制度創新牽頭的政策法規局10人,分別承擔不同戰線的案例,其中3名工作人員為研究生學歷。創新案例生成後,不拘泥於某個合作機構研究創新,廣泛聽取研究機構、高校等單位專家意見,挖掘亮點,潤色拔高,提昇案例的質量。在省自貿辦的指導下,黑河自貿片區制定《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黑河片區創新案例生成機制》,同時制定《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黑河片區創新案例考核獎勵辦法》,激發領導小組單位的創新積極性。

  今年7月,商務部召開自貿試驗區第四批『最佳實踐案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國務院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此前印發的自貿試驗區第四批18個『最佳實踐案例』。18個案例中,黑河自貿試驗區『創新中俄跨境集群建設』成為黑龍江省唯一入選案例。

  2020年,黑河自貿試驗區跨境電商貨運物流『多倉聯動』創新模式,入選中國改革2020年度50典型案例,也是黑龍江省唯一獲獎案例。

  『黨旗引領、創新自貿』黨建引航工程,入選全國首屆自貿區黨建創新典型案例;中俄跨境運輸車輛『一站通』綜合查驗管控新模式獲海關總署備案;跨境法律綜合服務新模式等4項案例上報國家評審;『兩國雙園』、龍粵合作框架下的『跨省通辦』等24項案例已獲全省復制推廣;『中俄跨國外商投資企業登記注冊便利化審批服務』案例獲得省營商局評審出的『全省十佳案例』……

  跨省通辦營業執照。

  聚焦目標導向 激發改革開放新動能

  僅四十分鍾,大江如歌影業(黑河)有限公司就在黑河片區完成了注冊手續;不到半個小時,黑河市艾維基綠色食品有限公司足不出戶便完成注冊通過了開展跨國外商企業便利化審批,成為自貿片區首家外商獨資企業;中俄跨境運輸車輛『一站通』綜合查驗管控新模式使得原本出口需要在海關、口岸和交通運輸局三個部門登記的車輛,通過數字化平臺,僅需在海關一個窗口登記,大大簡化了車輛過境的辦理流程……

  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提高政務服務效能,關鍵在制度創新。『如今我們正通過不斷精簡優化的審批流程,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掃平障礙。』自貿區黑河片區服務大廳負責人張紅認為,制度創新的目的是解決問題,方便企業和群眾。通過聚焦打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能夠提昇自貿區的活力,因此,自貿區黑河片區在負面清單、外資企業登記注冊便利化、一網通辦、不見面審批等方面大膽革新。

  『辦事不出區』『一枚印章管審批』這是自貿區黑河片區要實現的目標。如今,通過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承接省級賦權589項,形成了全鏈條閉環辦理的極簡、極速審批新模式。『跨境貿易和申請建築許可』等2項指標處於全國領先水平。掛牌至今,區內累計注冊企業超2000家,注冊資本超85億元。

  『在監管方面,我們通過創新監管模式,建立健全以信用監管為核心、與負面清單管理方式相適應的事中事後監管體系。』自貿區黑河片區政策法規局局長尹紅梅說,通過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跨部門聯合監管和『互聯網+監管』的行政服務和監管模式。對自貿片區內出現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允許企業先行先試,打造公平競爭、開放有序的發展環境。

  如今,在黑河自貿片區,每個職能部門都是制度創新的責任單位。38個制度創新成員單位,按照行業的關聯性,3-5個部門分到一個組,每個部門都有制度創新任務。在生成的創新案例中,涉及海關、市場監督管理局、商務局、工信局、科技局、邊檢、公安局、國網電力公司、司法局、營商局等多個部門。黑河片區各相關部門充分融入自貿試驗區建設中,成為制度創新主體。『我們要經常性思考制度創新的問題,在工作中主動發現一些流程上的堵點並及時進行解決。』黑河自貿片區商務局局長張波說。

  黑河自貿片區在全省率先向邊民組織發放了『邊民互市貿易專業合作社』營業執照,全國首創制發『數字聯名邊民銀聯卡』,創新開發互市貿易進口商品溯源認證系統、推進『互市貿易+電子商務』新模式、推出『邊民創業擔保貸款』金融新理念。通過制度創新,打造了互貿落地加工的『龍江樣板』,2020年5月,黑河作為商務部全國首批13個互貿商品落地加工試點口岸,完成全國首單互市貿易進口大豆落地加工壓力測試工作。2020年6月、10月省商務廳在黑河召開全省邊貿創新發展聯席會議,全國首單互市貿易進口大豆落地加工壓力測試工作流程被省商務廳確定為龍江樣板在全省復制推廣。2021年省商務廳率先在黑河試點,上線黑龍江省邊民互市貿易綜合服務平臺,並將在全省推廣。

  依托黑河跨境電商園區核心功能區,完成海外倉、邊境倉、中繼倉、前置倉等『多倉聯通』基礎設施布局,運用大數據管理模式分配商品各倉之間流動需求,打通進出口雙向通道,實現跨境數據與跨境產業直接關聯,打造『多倉聯動』集成集運新模式,有效破解中俄跨境電商物流貨物集運和時滯難題,提高出口企業物流中轉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對俄出口專用機械。

  協同發展機制 推進中俄跨境集群建設

  在黑河自貿試驗區『創新中俄跨境集群建設』的制度創新實踐中,黑河市創新與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市合作模式,中俄雙方打造形成『規劃統籌、產業互動、政策銜接、利益共享』的協同發展機制,共同推進中俄跨境集群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協同發展成為這個創新案例的關鍵。

  目標協同,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在雙方多次交流基礎上,俄方主動提出『打造中俄跨境集群』共同發展訴求,與黑河達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協同發展共識。布拉戈維申斯克市市長在2019年東方經濟論壇上,專題推介建設『黑河——布拉戈維申斯克城市集群』,把經貿和產業項目等單領域合作提昇到城市間全面合作。雙方簽訂了《開展跨境合作協同工作備忘錄》,建立聯合工作機制,推動信息交流共享和問題磋商解決機制。

  規劃協同,統籌編制中俄兩岸發展規劃。2019年獲悉黑河設立自貿片區後,布市政府主動提出共同建設『跨境產業集聚區』,雙方就開展此項工作進行了多次會商,明確雙方共同規劃,打造『兩國雙園』目標。俄方提出『利用中俄唯一的一對比鄰地級市打造中俄國界上建設規模最大的物流樞紐和經濟中心』。黑河市向布市提交《黑河——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黑龍江)大橋橋頭區整體規劃》,提出雙方在各自橋頭區劃定區域,聯合開發。

  政策協同,營造政策疊加優勢。黑河自貿片區以自貿試驗區、跨合區、綜保區、電商綜試區、互貿區、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等政策疊加先行先試。與俄羅斯跨同步對接,形成共同支持雙方投資、保護企業發展的政策支橕。自貿試驗區借鑒俄羅斯跨越式發展區和自由港政策,制定《黑河自貿片區優惠政策十條》。

  招商協同,共同打造跨境合作品牌。布市與黑河自貿片區共同開展招商推介和宣傳活動,打造『中俄雙子城』品牌,助力雙方發展。共同舉辦阿穆爾博覽會和大黑河島經貿洽談會,雙方把黑河與布市當成一個整體方案,聯合宣傳推介。

  協同合作,形成了高效工作機制,跨境清潔能源資源合作、跨境農業加工產業、跨境木材加工產業、跨境物流產業、跨境旅游健康產業、跨境智能機電制造產業等跨境產業已現雛形。

  黑河利源達集團是全國唯一一家擁有『歐帶戴斯』(OTTC)認證的專用車生產企業,借助自貿區優勢,即使受疫情影響利源達集團今年還是訂單不斷。『目前,我們已經有300多款車型取得了俄羅斯OTTC認證,銷售網絡覆蓋俄羅斯全境。這些是我們車間生產的低平板半掛車,通常用來運輸重型汽車、軌道車輛,這是集散運輸半掛車,這些都是准備出口的。』黑河市利源達專用車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澤南指著一臺臺嶄新的半掛車介紹。

  建設中的互市貿易產業園。

  聚焦產業布局,突出對俄跨境產業集聚,以創新推動區域產業能級提昇,打造中俄跨境產業集群。『創新中俄跨境集群建設』、互市貿易進口落地加工新模式等案例的推出,有力促進黑河片區與俄阿州、布市政府形成了『規劃統籌、產業互動、政策銜接、利益共享』的協同發展機制,與俄阿州攜手推進的跨境能源資源綜合加工、綠色食品、商貿物流、旅游、健康、沿邊金融和跨境木材、俄電加工、綠色新材料制造、機電制造等『6+N』跨境產業集群,持續推動產業項目保持集聚發展態勢。

  跨境木材加工項目。

  如今,境外3個園區入駐企業75戶,別列佐夫卡石化建材園和北豐農業產業園已納入俄羅斯超前發展區;境內新絲路跨境木業、寶康醫藥等項目試生產,維塔斯等企業入駐進口中醫藥公共服務平臺,中俄月星跨境物流樞紐、國源豆業、豐泰糧油、上海歸尚能源等項目有序推進。

  發放首筆『自貿E貸』。

  推動金融創新 營造優良投資環境

  『我們是通過招商引資來到黑河的,當時還有別的地市邀請我們,之所以選擇黑河,主要是黑河的地緣優勢和營商環境。』黑河俄羅斯油畫城負責人王利群說。

  2018年6月,黑河俄羅斯油畫城在大黑河島國貿城開業。油畫城的建立,充分發揮了對俄文化交流平臺的輻射和引領作用,進一步推動黑河文化產業的發展,提昇黑河文化旅游的吸引力。

  為提昇銷售額,王利群將消費市場瞄准文創用品。『咱們的產品具有地域特色還有文化價值,一定不愁賣。』說乾就乾,王利群將擁有版權的俄羅斯油畫通過打樣制成絲巾、T恤,當准備量產的時候,缺少啟動資金難住了他。『當時我將我的難處告訴自貿區管委會,管委會幫我想辦法,聯系到了黑河農商銀行,最終通過「油畫貸」這種方式為我貸了款,解決了我的燃眉之急,這回看來,當時選擇黑河真是選對了。』王利群興奮地說。截至目前,黑河農商銀行已為『俄羅斯油畫衍生品』生產項目貸款150萬元。

  自貿區黑河片區財政金融局副局長丁宇告訴記者,通過『政府篩選推薦、企業信用擔保、銀行授信放款』的模式,結合實際,自貿區建立了文旅產品價值評估、質押保管、風險補償等機制,開闢了金融創新支持自貿區文旅產業發展的新路。

  『我們通過借鑒知識產權融資的模式,探索到了俄羅斯油畫等文創產品的評估和鑒定的方式,依據海關罰沒處置油畫的標准,建立俄羅斯油畫價值評估體系,使金融機構對俄羅斯油畫的公允價值有統一參考標准,極大程度地彌補了文創產品價值評估難的缺陷。』丁宇說。

  除了創新油畫貸,我們還在全國首創以『自貿』為名的金融產品『自貿E貸』、首創『邊民創業擔保貸款』業務、開展『關銀-KEY通』業務打通外貿業務便利通道……這一系列金融業務的改革創新,正是自貿區黑河片區能夠不斷吸引大批優質企業落戶的密碼之一。(圖片除署名外由自貿區黑河片區管委會提供)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