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社區的流調人員,耽誤您幾分鍾……』董鑫平撥出一通電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作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基礎性工作,流調對於掌握感染者信息、精准阻斷疫情傳播鏈條發揮著關鍵作用。流調員也被稱作戰『疫』一線的『福爾摩斯』,他們負責『追蹤』病毒,在短時間內摸清重點人員活動軌跡,從而盡可能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12月2日哈爾濱本輪疫情發生以來,流調員以『疫』為令,一場與病毒的『賽跑』就此開始。
1980年出生的董鑫平是哈爾濱市第八中學校的一名教師。疫情發生後,他主動報名成為一名志願者。在此之前,他曾參與核酸檢測的信息錄入工作。

『雖然此前當過抗疫志願者,但這次的工作內容和以前很不一樣。』董鑫平說,接受短暫培訓後,他開始在哈爾濱市道外區三棵樹大街街道聖中社區開展工作。
『流調要爭分奪秒,我們快一點,風險就少一點。』抱著這樣的信念,董鑫平顧不得中間休息,第一天工作他就撥打了近180通電話。結束一天工作後,他連飯都沒吃,倒頭就睡。『累得都顧不上餓了。』董鑫平打趣道。
身體上的疲憊對於董鑫平來說並不是最困難的。『我最怕遇到不理解、不配合的居民。』董鑫平說,有些人還誤把他當成騙子,甚至出言不遜。遇到這種情況,他都會第一時間安撫對方,並耐心解釋,告知流調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能夠參與流調工作,為守護城市出一份力,我感到很幸運、也很幸福。同時,自己也深刻體會到抗疫工作者的不易。』董鑫平說,疫情結束之後,他打算組織一次主題班會,和自己的學生們分享這段特別的經歷。
對於41歲的於蘭來說,『無縫銜接』是戰『疫』關鍵詞。作為黑龍江省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所的一名醫師,12月3日起,她被派往哈爾濱市香坊區開展流調工作。
『3號上午結束居家健康監測,下午就投身新的戰場。』於蘭曾支援黑龍江省黑河抗疫,上午剛剛恢復正常生活狀態,馬上又以黑龍江省疾控中心第四流調小組組長的身份,投入『冰城』戰『疫』。

『一些患者剛接到我們的電話時情緒激動,我們要耐心解釋引導。』『一定要讓患者認識到流調的重要性,不能遺漏任何信息。』流調開始前,於蘭反復和同事強調這些注意事項。
邏輯縝密是流調工作的關鍵。『每個病例和密切接觸者都需要進行詳盡的軌跡分析。』於蘭說,一些接受流調的人員記不清14天的活動軌跡,需要通過節假日等特殊時間節點、標志性事件、線上支付記錄等信息,參考相關部門提供的監控錄像等進行分析。
『有時候為了確認一個細節,需要查看錄像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於蘭說,相當於重『走』一遍被流調對象走過的路,幫助他們找回『消失的記憶』。
『凌晨3點睡覺算早的,特殊時期沒辦法。我們流調快一點,病毒傳播的概率就小一點。』於蘭對夜以繼日的工作狀態早已習慣。
雖然工作繁重,但於蘭毫無怨言。『選擇了學醫,投身疫情防控工作責無旁貸。沒有8小時之外的概念,只有24小時待命。』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