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搜 索
聚焦安居宜居 辦實民生實事 舊改小區 好住更好看
2021-12-11 07:45: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張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2月11日訊 冬日暖陽下,哈爾濱南崗區恆順小區院內,輪椅上的王大娘曬著太陽,臉上掛著微笑。而不遠處是三三兩兩的鄰裡老友,一邊活動著筋骨,一邊攀談著,臉上洋溢著幸福。

  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發展,一頭連著民生。省住建廳把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緊密結合,對全省1.24億平方米老舊小區住宅建築存在的不節能、上下水不暢通、庭院功能不完善、配套設施不健全等問題實施改造,改善了一批老舊小區的面貌,讓群眾住的安心、舒心更暖心。截至2021年11月底,開工改造3543萬平方米、惠及百姓46.9萬戶。

  以人為本改造 解決生活需求和困難

  老舊小區改造,改進群眾心坎裡纔是關鍵。

  年初以來,省住建廳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抓手,把改善民生、提昇居民群眾居住環境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切入點,通過舊改解決百姓的生活需求和困難。

  『以前想到院裡曬太陽得「預約」,等周末兒子來家纔能搬我到樓下透透風。現在好了,單元門口新修了無障礙坡道,院裡也有無障礙設施,坐輪椅我就可以自由進出,真是太高興了。』談到自家小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王大娘很贊。

  王大娘居住的恆順小區位於哈爾濱市南崗區馬端頭道街,是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老樓房,居住的大部分是年齡偏大,行動不便的老人。轄區先鋒街道辦事處主任曾文利告訴記者,這裡的老樓漏雨、牆體破損、環境髒亂等問題突出,影響居住和出行。『改造征求民意中,居民們提出了庭院缺乏必要休閑設施以及適老設施的意見。經過與施工部門溝通,采納了居民的意見,在改造中增加了小區公共空間無障礙設施,實現小區老年人、殘疾人公共區域無障礙通行。』曾文利說。

  9月完工的恆順小區煥然一新,嶄新的步道板、新施劃的停車場,秩序井然;建成休閑廣場,成為老人、兒童憩息的樂園;單元內增加了折疊休息椅、建了坡道、添加樓外扶手,無障礙設施讓居民出行更方便。采訪中,2號樓的崔阿姨指著樓梯間緩臺休息折疊椅說:『這回提10斤、8斤東西回家也不費勁了,累了就歇歇,真是太貼心了。』

  今年我省老舊小區改造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出發,充分征求居民意見、合理確定改造內容。以滿足居民安全需要和生活需求為基本,樓本體保溫改造2182萬平方米,鋪設道路338萬平方米,改造各類管線2461公裡。以完善老舊小區功能和滿足居民改善型生活需求為提昇,加裝電梯55部,增設停車位9292個、完善無障礙設施248個,使老舊小區居民生活更加便利。

  堅持問題導向改造 要『面子』更重『裡子』

  老舊小區改造要『面子』更要重『裡子』,這樣纔能讓改造後的小區『好看』更『好住』。

  今年的老舊小區改造中,我省住建部門狠抓老舊小區改造過程管理,努力解決改造中經常出現的改造質量不過關、施工現場管理不規范、違章建築拆除不徹底、群眾訴求不解決等問題。今年9月,省住建廳成立5個暗訪組對15個市縣72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進行暗訪,總結各地舊改工作共性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各地迅速落實整改工作。

  『小區改造完成了,小區環境好了,可我家屋內卻一直漏水。』根據居民的投訴,9月記者也曾隨暗訪組來到哈市一小區樓頂查找原因,發現是施工技術出現問題,施工不規范造成樓頂積水導致居民家漏雨,現場督辦立即解決。

  通過暗訪督辦,我省今年整改老舊小區改造中的各類問題390個、拆除違章建築6.5萬平方米、解決屋面漏雨問題136件,整改後問題小區變化明顯,環境有效改善、施工現場規范有序,群眾滿意度大幅度提昇。

  因地制宜改造 更新城市容顏喚醒城市記憶

  實施老舊小區改造,用看得見、摸得著的改造成果,提昇群眾的幸福感,開啟城市的新生活、更喚醒了城市記憶。

  新建廣場、增設停車位、加裝電梯、昇級智慧服務……在提檔小區環境的同時,我省也將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與推進城市環境品質提昇有機結合,印發了《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將老舊小區與城市更新、社區建設等有機結合,讓城市增『顏值』又增『內涵』。

  佳木斯市在實施老舊小區改造中推出城市更新模式,舊改項目結合周邊老商業區、飯店集中區、菜市場等既有人間煙火氣,又有歷史文化內涵的街道進行整體改造,挖掘潛在盈利空間,植入百姓需求,提昇老城品質。集中打造了義興老巷、時光裡美食街、油坊胡同、春光巷小吃街四條夜經濟步行街,形成了傳統與時尚的融合,讓『老城區』煥發『新活力』。

  木質的建築、古香古色的攤區……入夜的佳木斯義興老巷內燈光璀璨,典雅別致,曾經佔道的菜攤和遍地垃圾不見了,已成為城市新的打卡地。幾位購物的阿姨告訴記者,『改造後這裡成了步行街,煙火氣依舊,仍然可以買菜,但環境變美了,我們周邊的房子也昇值了。』

  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讓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改變的是環境,凝聚的是人心。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