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搜 索
冰城抗疫『擺渡人』的白與黑
2021-12-13 21:30:00 來源:東北網-極光新聞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鈴,現有一名確診病例某某,年齡,地址南崗區XX,需要轉運到定點醫院進行治療……』凌晨時分,接到指令的曹樂立刻按要求穿好二級防護服等裝備。冬季的冰城天氣乾冷,防護服裡僅有的一件薄衫,讓曹樂突遇迎面而來的冷空氣不禁打了個寒顫,跺了跺腳後,曹樂立刻開著他的移動『戰車』,閃爍著藍色的警示燈,飛馳在城市的夜色中。和堅守在一線的醫護不同,哈爾濱市急救中心應急專班的急救人,一直在城市的道路上往返飛奔;和普通的救護車不同,他們的車上轉運的都是新冠肺炎的確診病例,意味著他們必須近距離與疫情賽跑。

  奔波往返,自冰城出現病例至今,哈爾濱市急救中心轉運的確診病例和發熱病人中,無一例患者在轉運過程中出現意外,無一例出現交叉感染。近日,記者走近了這群與疫情賽跑的生命『擺渡人』。

  6輛車同時轉運病例 最緊張的是聽見微信響

  『自冰城出現確診病例後,我們立刻成立了20多人的應急專班,負責確診病例轉運、消殺等工作。』10日,哈爾濱市急救中心應急辦主任孫鵬對記者說,連日來的辛苦讓他的聲音略顯嘶啞。作為整個轉運環節的總協調,在接到上級轉運指令後,孫鵬會立即將轉運信息派發給負責轉運任務的6人小組。

  嗡嗡嗡……最近,孫鵬的手機經常不間斷地震動,轉運任務期間,孫鵬將時刻在聯絡群裡同交接人報送病例的實時位置信息。這邊和轉運司機溝通,另一邊還要與隔離賓館、定點醫院實時交接聯系。『最忙的時候6輛車同時轉運病例,要分清楚每一輛車接的哪一個病例,並准確地向交接單位報送出精准信息。』孫鵬說,這個時期最怕的是微信響,有時候剛剛睡著,朋友群發的一條信息都會讓他瞬間驚醒,機械性地打開手機,然後平復很久纔能再次入睡。

  轉運一次最少需3小時 凌晨歸來已睡意全無

  『馬上有出車任務,做好准備!』

  『收到,馬上出發!』

  晚上6點多,撂下電話的曹樂迅速起身,穿好防護服、戴護目鏡、帽子、手套……再次檢查確保防護裝備沒有破損,20分鍾後便啟動車輛出發了。

  核酸報告通常在每天傍晚5點多出結果,也是陽性確診病例被檢驗出的關鍵時刻,每每這時,當普通人准備下班的時候,哈爾濱市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員卻到了最忙碌的時候。疫情時期,作為市急救中心的總務科副科長曹樂,和其他同事立刻被賦予新的使命——將確診病例接上負壓救護車,直到平安轉運到定點醫院。

  12月2日的傍晚到3日的凌晨這一天,是應急小組進組後最忙的一天,當天哈爾濱市出現10名確診病例。從下午接到『第一單』任務開始,他們便不停奔波在各個隔離酒店和醫院之間。

  『從出發接病人到定點醫院,除了車輛需要消毒,脫下防護服後,我們也要經過封閉的區域進行嚴格消毒後纔可以回到居住的地方。』據介紹,通常轉運一名確診病例至少需要3個小時。為了更好地穿脫防護服,每一名人員防護服裡只能著薄衫,大家經常會在等待期間凍得瑟瑟發抖。

  當日凌晨2時許,轉運完當日的最後一名患者,應急小組的轉運人員終於回到居住地,躺在床上的曹樂早已沒有了睡意。

  每天與病毒『近距離』接觸,高頻次與確診患者處在密閉空間,曹樂坦言,大家都會害怕,但更多懮慮的往往不是自己,而是擔心被傳染上後會把病毒帶到單位、帶回家中。

  轉運線上給予安慰 是急救員也是心理安慰師

  去年至今,只要疫情來襲,負責轉運的急救人的心情也會隨之變得復雜。因為,在轉運確診病人的途中,他們看到的不僅僅是病毒對生命的威脅,更多的是無奈與無助。除了轉運任務外,每一名司機還會對他們進行安撫,成了心理安慰師。

  『醫生,我這是要去哪啊?』這是一名20多歲的女孩,在其家人確診的數日後,女孩也被確診,在接到女孩填寫交接單時,女孩幾經猶豫,終於怯怯地問。曹樂如實回答後,女孩的神情有些無助:『那我會不會死……』曹樂忍不住出言安慰,『沒事,別害怕,都能治,現在的病多數都是輕癥,過不了多久就能出院。』

  面對已被確診的事實,有的人會表面故作輕松來掩蓋恐懼。『嗯,確診啦,陽性,沒事,能治,放心吧,不用惦記,聽說輕癥吃點藥就行。』一名確診男子在前往醫院途中故作鎮定地和遠方的親人『匯報著』。掛掉電話後眼神卻瞬間變得落寞,透過後視鏡,曹樂看到茫然、焦慮的情緒在男子臉上錯綜復雜地呈現。此時,曹樂只能回頭看看男子,男子似乎從曹樂露出的眼神中看到鼓勵,笑了笑。

  上了車緊張得一動不動的年輕女孩;失落的中年男子;不停打電話給家人訴說擔懮的阿姨……面對轉運線上的不同的人,一名小組的人員直言:『每當看到他們的神情,心裡都會咯?一下,那一刻很希望自己是一名無事可做的急救人,多希望天下無「疫」。』

圖片由哈爾濱急救中心提供

  從確診到治愈 看到2歲男孩出院他激動不已

  在轉運線上,不僅是轉運確診病例前往醫院救治,當病例治愈出院後,應急小組人員還會將其轉運到定點醫院進行康復,這時他們的心情會相對輕松些。

  『雖然不是我們治愈的,但看到曾經拉過的病人被治好,真的挺欣慰。』曹樂說。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轉運過一名2歲的男孩,按照要求,轉運車要進行一車一患的轉運,但是男孩年齡過小,只能和同樣被確診的男孩父親一起轉運,在等待男子回樓上家中整理行李的空隙,坐在車裡後座的男孩顯然是被眼前穿防護服的場面嚇到了。父親不在身邊,男孩有些害怕得不知所措,便想要從後座往下爬,眼看著就要摔倒在地,按照要求是要和確診患者保持一定距離的,這種情況下,曹樂卻也顧不上那麼多,本能地一把扶住男孩並將他抱住。

  『按規定的要求,我需要和他保持距離,但出於心理和情感,我本能地抱住了他。』那天回到駐地後,曹樂經過了比平常更仔細地消毒。數日後,在新聞上看到男孩父親抱著男孩治愈出院的消息後,曹樂一時激動得竟抱住愛人說,『看,這就是我拉過的那個小孩,他們終於治好出院了,我還一直心裡惦記著呢。』

  『再過4天,這輪值班我就結束了,在隔離地隔離7天後,我就可以回家了,當然,回家後還需要居家隔離7天。』10日這一天,曹樂和同事們掰著手指頭數著回家的日子。

  戴上口罩是為了更多的人摘掉口罩,曾經看到的這句話讓每一名急救人認同不已。如今,市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員更希望的是,哈爾濱早日清零,戰「疫」成功,所有人又能恢復正常的生活。

責任編輯:王傲

【專題】龍廣電疫情防控熱線

【專題】疫情防控 萬眾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