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標本兼治,黑龍江鏟除電詐犯罪土壤
2021-12-16 21:08:23 來源:東北網-極光新聞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2021年以來,黑龍江省公安機關深入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針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多發態勢,打防並舉、標本兼治,注重運用新思維、新方法、新手段,緊緊圍繞資金流、信息流、人員流,著力打好整體戰、合成戰、數據戰,充分發揮聯席會議制度優勢,同步打擊黑灰產業鏈犯罪,實實在在解決好人民群眾最切身、最現實、最直接的利益問題,摧毀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生態。

  在強力推進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工作過程中,黑龍江省公安機關深入分析線索,斬斷『兩卡』利益鏈條,做到攻堅有方向、打擊有准星、防范有重點,推動實現公安機關高頻防、專門機構精准防、基層力量參與防、人民群眾共同防,最大限度降低發案、減少群眾損失。

  構建全警反詐格局,『全鏈條』打擊、擠壓電詐犯罪空間

  黑龍江省公安廳將『著力突出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納入全省公安工作重點,保持主動進攻態勢,集中優勢力量資源,持續組織集群戰役,對電信詐騙上下游犯罪開展『全鏈條』打擊,不斷擠壓犯罪空間。

  黑龍江省公安機關在全省范圍先後分階段開展了『鷹擊1-6號』專項行動,針對『掃樓』『水房』『斷卡』『督辦案件』『斷流』等方面開展攻堅,並狠抓徹底整治,對電信詐騙『上下游』黑廣播、偽基站等黑灰產追根溯源,依托科技手段,對發現設備窩點立偵立破,及時封停涉案手機號碼,清理高危手機號碼。此類犯罪目前已在黑龍江銷聲匿跡。此外,為規范全省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專門出臺《黑龍江省公安廳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領導小組工作機制工作方案》《黑龍江省反詐中心建設方案》,將『打、防、管、控、宣』工作職責具體細化到每一個警種,規范統一全省各地反詐工作的標准,有效提昇了公安機關的攻堅能力和打擊效能,形成了全警反詐新格局。

  2021年1月13日,黑龍江省公安廳歷時2年,全鏈條破獲『長城2號專項行動』1號部督專案『2·19特大跨境電信網絡詐騙案』,全案涉案金額1.2億元,被害群眾4萬餘人,金主、技術組、話務組、取款組、洗錢團隊共132人被全鏈條抓獲,全案全訴。在該案的偵破過程中,『金主』楊某將犯罪核心證據存於香港,瘋狂作案。黑龍江省公安廳刑偵總隊在公安部刑偵局、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的支持下,克服重重阻礙,數十次與香港警方、香港律政司、香港高等法院溝通談判協作,將該犯罪集團藏匿在香港的核心犯罪證據依法扣押,為香港與內地同步打擊跨境刑事犯罪提供了實踐樣板,為兩地刑事證據交接工作奠定了法理基礎。

  截至2021年11月,黑龍江省共破電信詐騙犯罪案件732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3762人,累計打掉犯罪團伙274個、搗毀窩點510處,排查處置涉詐銀行卡線索8905條,涉詐手機卡線索1246條,電詐案件高發勢頭得到初步遏制。

  科技賦能、智慧反詐,『以快制快』為群眾挽損避損

  提取子物證

  電信詐騙套路多、資金轉移快,能否有效進行防范預警、能否切實避免財產損失始終是群眾最關注的問題。黑龍江省公安廳刑偵總隊充分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預警反制,為群眾避損挽損,用實際行動去回應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

  黑龍江省公安機關『以快制快』,依托公安部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偵辦平臺以及各銀行進駐工作人員,采取模塊化、智能化的方式,將數據偵查變得立體、集約、可視,極大提高了資金流偵查效率,使偵查員能夠更早、更快地掌握涉案資金去向、發現洗錢通道,對資金進行有效封堵。

  針對電信網絡詐騙由通信端向網絡端轉移的情況,黑龍江公安廳在網絡詐騙端布下重兵,聯合相關部門,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建立了『銳鷹』詐騙網址動態識別阻斷系統,每日在海量網址中,篩查詐騙網址。通過人工智能算法,自動學習識別詐騙網址特征,逐一甄別,實時阻斷。發現群眾登錄詐騙網址5分鍾內,即對詐騙網址進行封堵,准確率達100%,目前已封堵詐騙網址10.6萬個,有效避免群眾損失1.12億元,切實保護好人民群眾的『錢袋子』。

  為更好提昇預警宣教效能,黑龍江省公安機關持續推廣國家反詐中心App,同步開展全民反詐線下宣傳活動,全社會識詐、防詐、反詐意識進一步提昇。同時,強化在通訊端事前介入乾預,提前發現疑似受害人群後,實施精准預警勸阻。省公安廳先後制定印發《預警勸阻工作原則》《預警勸阻工作流程》《精准預警勸阻運行機制》《詐騙手法解析和預警勸防要點、話術手冊》,形成各級反詐中心電話勸阻、高危預警信息派出所見人見面、落地核實、跟進宣傳的閉環工作機制。

  2021年以來,黑龍江省公安機關先後封堵詐騙網址125萬個,共推送預警數據48.7萬條,核查反饋率99.5%,成功避免25.3萬名群眾受騙,攔截資金1903.6萬餘元,緊急止付、凍結涉案賬戶11.8萬個,止付凍結涉案資金44.8億元,為群眾直接避損1.26億元。

  細化『聯席辦』工作職責,形成綜合治理合力

  專案組民警分析討論案情

  『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如果只靠公安機關單打獨斗,難打疼也難打透,要從中醫「治未病」的視角,找到犯罪深處根源,從根本上摧毀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生態。銀行卡屢遭販賣,我們就推動金融監管機構強力監管;手機卡不實名黑卡肆虐,我們就推動通訊管理局精准風控,關口前移、聯合治理,切實扭轉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高發的局面。』黑龍江省公安廳刑偵總隊電詐犯罪綜治支隊支隊長包璐說。

  黑龍江省公安廳充分發揮聯席會議辦公室職能,推進全面治理、綜合治理,堅持齊抓共管、群防群治,先後印發《全省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聯席會議辦公職責》《全省公安機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深入推進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實施方案》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與中國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聯合制定《關於加強對銀行賬戶支付賬戶管理的通知》,不斷強化反詐工作制度建設,明確打防管控工作具體措施和目標要求。同時,聯合中國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省銀保監局,對銀行、金融機構開展多輪檢查督導,對省內4100餘名涉嫌參與『兩卡』違法犯罪嫌疑人,實施5年內不得新開銀行賬戶、手機賬戶,停止一切互聯網支付業務,同時將違規行為記錄至個人征信,實施信用懲戒;聯合省通信管局累計攔截詐騙電話9.7萬個,指導省內通信運營商主動清理疑似涉詐手機號碼49.2萬個。通過一系列措施,進一步壓實相關行業主體責任,初步形成全社會反詐的新格局。

  在聯席辦的努力推動下,銀行金融部門迅速開展內部問題查擺剖析,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自查自糾,防范風險,相關工作情況及時上報人民銀行和聯席會議辦公室。對大量流出涉案對公賬戶的銀行,迅速啟動問責機制,對於涉及違規的機構和人員,由人行、銀保監局依據相關規定采取行政處罰、暫停新開對公賬戶等監管措施,涉及違法犯罪的,由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達到了依法查處一批、教育一批、警示一批、震懾一批的效果。

  防范預警『抓源頭』,切實阻斷犯罪分子資金流通渠道

  打擊整治抓源頭,防范預警也要抓源頭。黑龍江省公安廳與有關部門相互配合,針對銀行開戶工作完善相關模型,建立涉詐風控預警機制,全力阻斷黃牛開卡渠道和涉詐賬戶流轉。

  黑龍江省公安廳與人民銀行、銀保監局聯合,要求各銀行對新開對公賬戶落實『審慎開戶』機制,對注冊地址不存在或虛構經營場所單位,謝絕開戶,新開對公賬戶進行全面上門盡職調查。指導工、農、中、建等主要國有銀行,依據對公業務提供交易流水,稅務登記記錄合理開戶。對於經營地址、經營內容、經營規模無法核實清楚的對公賬戶,一律不開通非櫃面業務,阻斷詐騙分子網銀流通渠道。完善試卡涉詐模型,指導金融機構對開戶6個月內無交易記錄的,或者長時間無交易記錄且開立賬戶後及啟用前,分別有小筆資金試卡、每日清空餘額交易行為等有明顯理由懷疑開立賬戶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特征的,暫停其非櫃面業務,並監督銀行對初期開戶設立轉賬金額限制,進行有效風險評估後再逐步放開限制。

  此外,黑龍江省公安廳指導銀行反洗錢部門,強化支付結算可疑交易監測,開展三級預警模式,構建可疑交易監測模型:列入可疑交易的,銀行暫停賬戶非櫃面業務進行一級預警;進入一級預警模式後,通過電話、視頻開展人工核實二級預警;如不能提供有效交易憑證的,按照規定報送可疑交易報告及時通報公安機關,進行封停三級預警。通過該模式,黑龍江省公安廳聯合人民銀行對全省全部銀行開展6輪風險排查,凍結封停高危對公銀行賬戶6754個,無一投訴。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