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密接人員如何管理、如何解除?哈爾濱市疾控中心專家最新解讀
2021-12-17 07:16:20 來源:東北網  作者:許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2月17日訊(記者 許諾) 針對廣大市民群眾關心的密切接觸者、次密切接觸者(密接的密接)和次次密切接觸者(次密接的密接)如何管理、如何解除問題,日前,記者采訪了市疾控中心專家進行了解答。

  問:密切接觸者如何管理?如何解除管理?

  答:密切接觸者是與陽性感染者有過近距離接觸的人員,被感染的風險極大。按照疫情防控規定,須對密切接觸者采取『14天集中隔離+7天居家隔離』的管控措施,集中隔離期限從其與陽性感染者最後一次接觸之日算起,隔離時間總長為21天。如密切接觸者被發現時,距其與陽性感染者最後一次接觸之日算起未超過14天,則按照『缺幾天補幾天』的方式,完成剩餘天數的集中隔離,直至距末次接觸滿14天後轉為居家隔離;如密切接觸者被發現時,距其與陽性感染者最後一次接觸之日算起已超過14天,則直接轉為居家隔離,仍按『缺幾天補幾天』的方式,完成剩餘天數的居家隔離,直至滿21天方可解除居家隔離。

  如在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場所內發現陽性感染者,同一場所內的部分隔離人員,包括與陽性感染者所住房間上下各一樓層、同樓層的所有集中隔離人員,自新發現陽性感染者當日起重新計算集中隔離時間,重新集中隔離滿14天;當外環境檢測結果(不包括陽性感染者所住房間)為陽性,則對集中隔離場所內所有隔離人員,自新發現陽性感染者當日起重新計算集中隔離時間,重新集中隔離滿14天。

  密切接觸者解除集中隔離前,須對其本人及所住房間進行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的方可轉為居家隔離。解除居家隔離前,須對隔離人員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的方可解除居家隔離。

  問:次密切接觸者如何管理?如何解除管理?

  答:次密切接觸者是與密切接觸者有過近距離接觸的人員,如果他們所接觸的密切接觸者被感染,他們就會有被感染的風險。按照疫情防控規定,須對次密切接觸者采取『7天集中隔離+7天居家隔離』的管控措施,集中隔離期限從其與密切接觸者最後一次接觸之日算起,隔離時間總長為14天。如次密切接觸者被發現時,距其與密切接觸者最後一次接觸之日算起未超過7天,則按照『缺幾天補幾天』的方式,完成剩餘天數的集中隔離,直至距末次接觸滿7天後轉為居家隔離;如果被發現時,距其與密切接觸者最後一次接觸之日算起已超過7天,則直接轉為居家隔離,仍按『缺幾天補幾天』的方式,完成剩餘天數的居家隔離,直至滿14天方可解除居家隔離。

  如密切接觸者核酸檢測發現陽性,與其關聯的次密切接觸者一律轉為密切接觸者,並按密切接觸者進行管理。

  次密切接觸者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即可解除隔離:一是密切接觸者解除最終居家隔離,其次密切接觸者隨之解除居家隔離。二是密切接觸者在距其與陽性感染者最後一次接觸之日算起7天內,至少連續兩次核酸檢測且結果為陰性(間隔?24小時),其次密切接觸者在此期間核酸檢測也為陰性的可解除集中隔離,轉為居家隔離,居家隔離滿7天後方可解除;如密切接觸者在距其與陽性感染者最後一次接觸之日算起已超過7天,仍須對其進行連續兩次核酸檢測且結果為陰性(間隔?24小時),其次密切接觸者核酸檢測也為陰性的,可直接轉為居家隔離,仍按『缺幾天補幾天』的方式,完成剩餘天數的居家隔離,直至滿14天方可解除居家隔離。

  次密切接觸者解除集中隔離前,須對其本人及所住房間進行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的方可轉為居家隔離。解除居家隔離前,須對隔離人員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的方可解除居家隔離。

  問:次次密切接觸者如何管理?如何解除管理?

  答:次次密切接觸者是與次密切接觸者有過頻繁接觸的人員,也屬於重點風險人員。按照疫情防控規定,須對次次密切接觸者采取『7天居家隔離+7天居家健康監測』的管控措施,居家隔離期限從其與次密切接觸者最後一次接觸之日算起,管控時間總長為14天。如次次密切接觸者被發現時,距其與次密切接觸者最後一次接觸之日算起未超過7天,則按照『缺幾天補幾天』的方式,完成剩餘天數的居家隔離,直至距末次接觸滿7天後轉為居家健康監測;如果被發現時,距其與次密切接觸者最後一次接觸之日算起已超過7天,則直接轉為居家健康監測,仍按『缺幾天補幾天』的方式,完成剩餘天數的居家健康監測,直至滿14天方可解除居家健康監測。

  次次密切接觸者的解除方式,一是次密切接觸者解除集中隔離,其次次密切接觸者可直接轉為居家健康監測。二是次密切接觸者解除居家隔離,其次次密切接觸者隨之解除居家健康監測。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疫情防控 萬眾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