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20日訊 記者獲悉,近日省工信廳會同省財政廳、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黑龍江證監局組織對2020年和2021年已上市和擬上市企業進行分階段補助,共計為10家企業兌現補助資金5200萬元。其中,為3戶境內外上市企業兌現補助資金2000萬元,為在證監會、交易所申請上市正式受理6戶企業兌現補助資金3000萬元,為1戶完成輔導企業兌現補助資金200萬元。
記者從省工信廳融資處了解到,2014年,我省首次提出對上市(掛牌)企業進行補助。2019年,出臺《關於進一步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將原有的一次性事後補助調整為分階段補助,鼓勵支持總部和主營業務均在我省的企業在滬、深交易所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及科創板首發上市,並分階段給予補貼。2021年,省工信廳會同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省財政廳、黑龍江證監局對企業上市掛牌補助政策兌現工作流程進行了梳理優化,按照『優化流程、免申報、即上即補原則』,制定印發了《黑龍江省企業境內外上市和新三板掛牌補助政策實施細則》。
具體標准為:對在黑龍江證監局完成上市輔導驗收合格擬在境內上市的後備企業,省級財政一次性補助200萬元;對企業上市申請材料已被證監會正式受理、擬在境內上市的後備企業(以證監會受理函為准),省級財政一次性補助300萬元;對在境內成功首發上市的企業,省級財政一次性補助500萬元。對在境內主板、中小板重組上市,以及在境外主板、創業板首發上市且上市融資額2億元以上的企業,省級財政一次性補助500萬元。對企業在新三板掛牌的,省級財政一次性補助200萬元。
據省工信廳融資處工作人員介紹,以前我省補助上市企業融資要求上市成功纔能拿到補助,今年調整為分階段補助和『免申即享』,對企業上市政策兌現工作進行了調整優化,將原來的『事後補助』變為『事前引導』,將『一次性補助』變為『分階段補助』,將境內上市、擬上市企業補助政策申報流程由原有的企業申報、市(地)聯合上報、省級審核程序變為『免申即享』。企業只要完成上市關鍵階段任務,即可『免申即享』獲得省級財政『階段式』補助資金。
政策調整目的在於,企業從改制到發行上市需要股改、輔導、申請受理、發行股票等過程,每到一定階段,企業需要籌集資金支付包括補繳稅款、支付券商、律所、會計師事務所、評級機構等各種費用,而部分中介機構費用需要企業在上市前進行支付,因此,企業資金壓力較大。考慮這一因素,我省修改完善上市補助政策,將企業首發成功上市補助1000萬元,調整為按企業上市分階段進行補助。這種方式既可以有效降低企業上市過程中的財務成本,又不佔用企業的現金流,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企業籌資負擔,使企業在上市過程中能輕裝上陣。同時,此項補助政策具有較好的正向激勵作用,進一步調動了企業利用資本市場上市(掛牌)融資的積極性,提高了企業認同感。
相較於全國其他省份,我省上市(掛牌)補助政策力度大、上限高、獎補對象廣泛。此外,境內上市(掛牌)、擬上市補助政策兌現實現了企業『不來即享,直接發放』,真正實現零跑腿,提高了政策兌現效率。
2015年至今,省工信廳會同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財政廳對我省上市掛牌企業進行了8次補助資金兌現工作,共計兌現補助資金3.87億元,惠及企業132戶。